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中药炮制 > 正文

乌梅的炮制|功能主治

【性状】干燥果实呈扁圆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3厘米。表面棕黑色至乌黑色,皱缩、凹凸不平。有的外皮已破碎,核露于外。果实一端有明显的凹陷(即果柄脱落处),果肉质柔软。核坚硬,棕黄色,内含淡黄色种仁1粒,形状及气味极似杏仁。气特异,味极酸。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润、味极酸者为佳。

【炮制】乌梅: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乌梅肉:取净乌梅微淋清水湿润,使肉绵软,略晾,敲碎,剥取净肉即成。或置蒸笼内蒸至极烂,放箩内揉擦,去核,取肉,晒干。乌梅炭:取净乌梅用武火炒至皮肉鼓起,出现焦枯斑点为度,喷水焙干,取出放凉。

【性味】

酸,温。

①《本经》:味酸,平。

②《别录》: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④《医学启源》:气寒,味酸。

【归经】

入肝、脾、肺、大肠经。

①王好古:入脾、肺二经血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③《本草经疏》:入肝。

④《药品化义》:入肺、胃、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

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①《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②《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③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④孟诜: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挼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⑤《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⑥《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⑦《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躁'一作'燥')渴,虚劳瘦羸,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⑧《用药心法》:收肺气。

⑨《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⑩《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敷。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2024年好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