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牙体牙髓病 > 正文

龋的病因学说

  20世纪中叶,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口腔微生物学、口腔生物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对龋病微生物和牙菌斑的研究,龋病病变的超微结构的观察以及免疫、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对龋病的认识。这些研究成果补充和丰富了Miller的龋病化学细菌学说。20世纪60年代Keyes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龋病的“三联因素”理论,明确提出龋病是南细菌、食物和宿主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缺一不可。除此之外,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认为时间因素也必须考虑在内,因此将“三联因素”理论发展成“四联因素”。也就是说,龋病的发生要求有口腔致龋菌群以及致龋的食物,有足够的时间共同作用于对龋病敏感的宿主。

  (1)化学细菌学说:

  关于龋的病因,已有的科学证据和临床实践越来越支持化学细菌致龋的理论。化学细菌致龋理论足目前应用最广的病因学理论。由Miller在1890年在酸脱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此学说认为龋病的发生是由于寄生在牙面上的细菌与口腔内碳水化合物

  作用,发酵产酸,使牙齿硬组织内的无机物脱矿溶解,而后蛋白溶解酶的分泌,将有机物分解,最终使牙体组织崩溃,形成缺损。此学说不足之处在于没有阐明牙面细菌存在的形式,没有明确在龋病的感染过程和由此激发的机体反应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可能完全不同。尽管如此,这一学说首次明确提出龋病的发生与口腔致龋细菌、致龋食物糖及酸溶解的关系,为龋病病因的现代理论奠定基础。

  (2)其他学说

  1)蛋白溶解学说:由Gottlieb和frisbie等(1947)提出。该学说认为牙面上的细菌产生的蛋白水解酶首先使牙体局部有机物分解,打开细菌侵入牙体组织的通道,致使细菌通过釉质的有机途径侵入,产酸使无机物溶解脱矿,晶体分解,结构崩溃形成龋损。此学说由于缺乏病理学、生物化学的实验依据,至今尚未发现釉质龋是由蛋白质溶解开始的证据。

  2)蛋白溶解-螯合学说:该学说由Schatz和Martin等(1955)提出。他们认为龋病是由早期附着在牙面上的细菌和酶对釉质中有机基质的蛋白溶解作用开始的。而不是釉质初期的脱矿。该学说提出,通过蛋白溶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释放出各种螯合剂,如有机酸,继之螯合剂溶解羟磷灰石晶体,形成龋病损害。虽然此学说似乎包括龋病过程的两个反应机制。但釉质中有机质含量少于1%,这样少的有机质溶解释放出的螯合物要使96%以上的矿物质溶解,目前还缺乏实验证据支持。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