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牙槽外科 > 正文

什么是干槽症?

  干槽症又称局限性牙槽骨炎、纤维蛋白溶解牙槽炎。

  干槽症的发病率为10%~15%,主要发生于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牙槽窝内。

  一般发生在拔牙3~4天以后,是由口腔内细菌引起的拔牙窝的感染,血块分解脱落,感染严重者可有小的死骨形成。

  干槽症的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并向耳颞部或前牙区放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病人拔牙后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或怀疑发生干槽症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因为单纯吃消炎药和止痛药对治疗干槽症效果不明显。

  医生检查时,可发现牙槽窝内呈空洞,无血块凝结,牙槽窝骨壁暴露,并呈灰白色,触及骨璧时疼痛加剧,重者牙槽窝内有坏死组织;伴恶臭。如果不及时治疗,病程可持续半个月以上或致感染扩散。

  干槽症的处理以局部治疗为主。最好处理拨牙窝时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否则,由于疼痛而使牙槽窝内感染灶清除不彻底。

  方法是:在局麻下彻底搔刮牙槽窝,然后用1.5%~3%过氧化氢和盐水棉球反复擦拭牙槽骨壁,用蘸有丁香油或地卡因的碘仿纱条松松填塞牙槽窝,一般当天即可止痛。

  2~3天更换一次碘仿纱条,至牙槽窝内新鲜肉芽生长为止。奶果是干槽症早期,局部搔刮干净后,待血块充盈,纱布重新咬合止血即可。

  干槽症的发生原因尚不十分明确,主要原因可能与创伤、感染、解剖部位等有关,特别需提出的是干槽症的发生与拔牙术后的护理关系密切。

  因此,有必要再次提醒病人,拔牙后应按医生嘱咐行事,严禁拨牙后刷牙、漱口、吐沫等动作,保护好拔牙窝内的血凝快,减少发生干槽症的各种可能性。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