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知识

首页 > 口腔医学知识 > 口腔材料学 > 正文

金属的腐蚀——口腔材料学

  金属由于周围介质对它的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发生的破坏称为腐蚀。

  1.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指金属与周围介质直接发生化学作用而发生的损坏现象。这类腐蚀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结果是金属表面生成氧化物等。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进行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化合物称为腐蚀产物,有些腐蚀产物可以加速金属的腐蚀,有些则可延缓腐蚀。金属的腐蚀发展程度取决于腐蚀产物(氧化膜)的结构和性质。如果在金属表面能形成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可明显减慢腐蚀的速度,比如由铬、铝等元素所形成的氧化膜就紧密稳定;但如果在金属表面形成结构疏松的氧化膜,则可加速腐蚀的速度,这样的腐蚀能向内层扩展,比如由铁元素所形成的氧化膜就比较疏松,很容易被腐蚀。

  2.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指金属与电解质溶液相接触,形成原电池而发生的腐蚀损坏现象。在腐蚀过程中必然伴有电流产生。这是因为金属在电解液中,有一些带正电的金属离子脱离材料本体而进入电解质溶液,使材料本身带负电,而电解液呈正电,因而使金属与电解液之间出现了电位差。溶入电解液的正离子愈多,这种电位差越大,人们常把这个电位差称之为“电极电位”。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普遍存在。如船舶在海水中的腐蚀、在潮湿空气中以及各种酸、碱或盐水溶液中发生的腐蚀等。口腔内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因为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腔内唾液是弱电解质溶液,摄取的食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的弱酸、弱碱性物质和盐类,停留于牙间的食物残屑分解而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等均可构成原电池而产生电化学腐蚀。若在口腔内有两种不同组成的金属相并存或相接触,则可形成原电池。电流从电极电位高的一方流向电极电位低的一方,使电极电位低的材料形成正离子而被腐蚀,两种金属间的电位差愈大,则电流愈大,腐蚀愈快。

  一般认为,只要离子浓度不同,就可形成原电池。口腔内金属表面的裂纹、铸造缺陷及污物的覆盖等,能降低该处唾液内的氢离子浓度而成为原电池正极,处于高阳离子浓度唾液中的金属则为负极,医学教育网搜集构成的原电池可使负极金属腐蚀。

  应力腐蚀也可形成原电池,金属内存在的应力部分将成为负极而被腐蚀。

  3.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金属腐蚀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①组织结构的均匀性;②材料本身的组成、微结构、物理状态、表面形态以及周围介质的组成和浓度;③环境变化如湿度和温度的改变、金属表面接触的介质的运动和循环;④腐蚀产物的溶解性和其性质等。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