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中药鉴定 > 正文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种子类中药

  药用部位为种子、种子的一部分或种子的加工品,这类中药称为种子类中药。

  其药用部位大多是完整的成熟种子,包括种皮和种仁两部分;种仁又包括胚乳和胚。也有用种子的一部分,有的用种皮,如绿豆衣;有的用假种皮,如肉豆蔻衣、龙眼肉;有的用除去种皮的种仁,如肉豆蔻;有的用胚,如莲子心;有的则用发了芽的种子,如大豆黄卷。极少数为发酵加工晶,如淡豆豉。

  性状鉴定主要应注意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纹理、种脐、合点和种脊的位置及形态、质地、纵横剖面以及气味等。有的种子水浸后种皮显黏液,如葶苈子;有的种子水浸后种皮呈龟裂状,如牵牛子。

  显微鉴定:种子主要包括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种子类中药的显微鉴别特征主要在种皮,因为种皮的构造因植物的种类而异,最富有鉴别意义。

  种皮 种皮常由下列一种或数种组织组成。表皮层;栅状细胞层;色素层;油细胞层;石细胞;营养层。

  胚乳 通常由贮藏大量脂肪油和糊粉粒的薄壁细胞组成。也有少数种子的种皮和外胚乳的折合层不规则地伸入内胚乳中,形成错入组织,如槟榔;也有为外胚乳伸入内胚乳中而形成的错入组织,如肉豆蔻。

  胚 是种子中未发育的幼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茎及子叶四部分。

  在植物器官中只有种子含有糊粉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糊粉粒是种子中贮藏的颗粒状的蛋白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2024年好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