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中药药剂 > 正文

影响中药药剂量大小的因素

  临床确定用药剂量的大小,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

  1.病证轻重缓急

  病轻者用量不宜过大,以免耗损正气;病重者剂量可大些,以免药力不足,延误病情;病势缓的慢性病,无论是虚证还是实证,用量均不必大;病势急者,即使虚证(如虚而欲脱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也需要大剂量急救。

  2.药物性能和质地

  一般质地轻松的药物,如花叶类药用量可小些;质地稍重实的药物,如子实、根茎类药用量可稍大些;质地沉重的药物,如矿石、贝壳类药用量可更大些。鲜品药材用量比干品药材一般可大1~2倍。

  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用量宜小些,如大黄、黄连、肉桂等;性味淡薄,作用和缓的药用量宜大些,如薏苡仁、芦根等。

  凡有毒性、作用峻烈的药用量宜小,且起始用量较小,逐渐增加,避免损伤正气或出现中毒不良反应。

  3.配伍、剂型和用药目的

  单味药应用,剂量宜大;入复方应用,用量可小些。如单用蒲公英治痈疮,常用30~60g,配方则常用10~15g.方剂中,主药用量宜大些,辅佐药用量宜小些。

  汤剂药物用量一般比丸、散剂大,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汤剂因其吸收较快,作用迅速,故多用于急性病;丸剂吸收缓慢,故多用于慢性病。

  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如益母草,用于调经活血常用量为9~15g;用于利水消肿则须60g.再如洋金花,用于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0.3~0.6g,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每日量不超过1.5g;若用于麻醉,可用到20g.

  4.病人年龄、性别和体质

  老年人往往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用量一般应低于成人用量。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功能不如成人,剂量宜小。一般五岁以下幼儿用药量为成人量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六岁至十岁小儿用药量为成人量的二分之一。妇女有其生理特点,经期、孕期、产后用药量应有所区别。

  总之,要准确掌握剂量,需从药、方、病、人四个方面来考虑。此外,地区的不同,气候的影响以及个体差异等,与用药剂量也有关系,必须全面考虑,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2021年新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