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执业药师考试 > 其他信息 > 正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介绍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介绍:

一、发展简史

1959年率先在全国开办中药学本科教育

1978年招收我国第一批硕士研究生

1981年获批我国第一批中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第一个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1988年获批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

1995年接纳国内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科研人员

1996年获批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

2000年中药药理实验室、中药品种质量鉴定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

2002年中药学再次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2004年中药材标准化实验室获批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

2007年中药学第三次获批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获批国家级中药学特色专业,国家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理科中药基础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西部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8年中药品质教学团队获批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中药资源与综合开发利用实验室成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09年获批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药性与效用研究室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中药化学实验室、中药炮制实验室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获批国家发改委中药饮片炮制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中心

2010年获批省部共建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012年中药炮制学、中药毒理学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获批建设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四川),组建“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认定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二、人才队伍

学院有教职工一百余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31人;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69人。有首届国家级教学老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药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药学专业副主任委员1人,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十二五”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2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继承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四川省教学老师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9人。

三、人才培养

学院提出了“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中药人才教育理念。现有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位点,临床中药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学5个二级学科授位点;中药学、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位点、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5个二级学科硕士科学学位授位点,中药学专业学位授位点。中药学(含凌一揆基础基地班、太极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植物保护等6个本科专业。在校本专科学生2千余人,硕博士研究生近500人。“十二五”期间学院主编《中药药理学》、《中医药学概论》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行业规划教材30余部,有国家级精品课程《药用植物学》和《中药学》。

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学院坚持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以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中药学科与产业发展为己任,在全国著名中药学家凌一揆教授“系统中药学”思想的指导下,凝练了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针对中药品种的生物多态性,成分的复杂性,功效多向性和可控性,从品、质、性、效、用五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十二五”期间承担了60余项国家级课题。创新中药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模式,建设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诠释道地药材科学内涵,出版了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中华道地药材》;创新中药多维评价理论,开发了太极通天口服液、藿香正气口服液、三勒浆等等一系列中药大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学院与泰国卫生部合作,采用中、英、泰三种文字共同制订了《泰国常用中药质量标准》。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880起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