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中药/药学理论 > 药学其他信息 > 正文

兽医药理学复习重点

兽医药理学复习重点:

一、 名词解释

药物: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动物为治疗对象的称为兽药】

兽医药理学: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学基础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

药物代谢动力学: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药物作用:药物小分子与机体细胞大分子间的初始反应。

局部作用:吸收进入血液前用药部位的作用。

吸收作用: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特别强,对其他组织作用 很弱,甚至相邻的细胞液不产生影响。

治疗作用:对因治疗:用药作用在于消除疾病的原发致病因子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

不良反应:其他与药物目的无关或对动物产生损害作用。

副作用:在常用治疗计量时产生与治疗作用无关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变态反应:药物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耐受性:生物对进入其体内的有害元素积累的忍耐能力。

耐药性:细菌对 药物敏感度降低或消失,导致该药的疗效降低或消失。

继发性反应: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下降至阈值以下时的残存药理效应。

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效应有着密切的关系,药理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化学结构。

药物的量效关系: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 分子【受体的性质: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

配体:对受体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

二、

1、兽医药理学: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病原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包括药效学(Pharmcodynamics)及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2、副作用;是指药物在常用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是药物的固有作用,是可以预知的。

3、继发性反应:是指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畜禽消化道内存在许多有益微生物,各种微生物菌群间,维持着平衡的共生状态。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对药物敏感的菌株受到抑制,一些不敏感菌株(真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大量繁殖,菌群间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葡萄球菌性肠炎和白色念珠菌病等,又称为菌群失调二重感染。

4、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和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此值越大药物越安全。(LD50半数致死量,ED50半数有销量)

5、首过效应: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在肝药酶、胃肠道酶和微生物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称为首过效应,又叫受过消除。

6、血脑屏障:是指由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

7、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以某种剂型的制剂 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速率和程度。

8、配伍禁忌: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可能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混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现象,被称为配伍禁忌。

9、化疗三角:使用化疗药防止畜禽疾病的过程中,化疗药物、机体和病原体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10、抗菌药后效应(PAE):是指抗菌 药在撤药后其浓度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时, 仍对细菌保持一定的抑制作用。

11、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大多数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这就是药物的两重性。

12、耐药性:细菌对药物敏感度降低或消失,导致该药的疗效降低或消失。

13、最大效能:药物产生的最大效应。继续增加浓度或剂量而效应达到顶点不再继续上升时,在量反应中这时的效能,反映了药物的内在活性。

14、药物效应强度(Potency):指药物作用强弱的程度,常用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剂量或浓度表示,反应了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与效能概念不同。

15、局部麻醉药:是一类能可逆性阻断用药部位神经冲动传导,使局部组织的感觉尤其是痛觉消失的药物。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执业药师-无忧实验班

2024年好课

880起

查看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