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卫生网校 > 乡村医生事迹 > 正文

医者仁心四代相传

一家四代都是医术精湛的大夫,六口之家就有3个医生,妙手仁心,维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这就是湖北恩施市崔家坝镇铺子房村村卫生室医生陈吉顺家庭的故事。

陈吉顺可以说是出生于医生世家,从爷爷陈彦鹏到父亲陈英伦,儿子陈忠宝都是医生,几代人累计行医已80几年。这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坚持,更是一个医生世家的坚守。

一颗仁心四代相传

说起陈家,就不得不提陈吉顺的爷爷陈彦鹏。这个解放前的老中医,从旧社会到新社会,在近40年的行医生涯中,在当时缺医少药的年代里,用传统的中医,维护了一方百姓的身体健康,深受当地百姓的敬佩。

“读书读得好他就陪着你读,读得不好就得挨打。”父亲陈英伦笑着说,老人家对他很严格,要求读书必须大声读。

“不学到真本事,就治不好病。”“要勤学,善思。”陈英伦自幼跟随父亲学医,也走上了行医之路,并自学了西医,做到了“中西结合”。

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一个保健箱、一双脚,跋山涉水,陈英伦这一坚持,就是30余年。他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乡亲们的称颂。

“这个时代需要新技术,要去正规学校学。”1979年,陈吉顺从高中毕业,有人让他跟着父亲学习医术,而父亲陈英伦的态度却很坚决,“不教,我的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变化了。”

再苦再累也要学到真本事!牢记父亲的教诲,陈吉顺一边在家劳动,一边努力学习,在1986年考取江陵卫校,学习了3年专业知识,于1989年毕业,成了一名村医。

铺子房、滚龙、公龙,辗转几个村卫生室后,2003年,陈吉顺毅然回到家乡铺子房村。

“这里医疗资源缺乏,都是乡里乡亲,找我也方便。”对自己的选择,陈吉顺觉得是理所当然。

相比起爷爷和父亲,陈吉顺的儿子陈忠宝当初选择做医生,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家族从医已经到了第四代人。

“刚开始我是不愿意的。”陈忠宝说,“为此,我还和父亲闹了矛盾,一个多星期没讲话。”

几代人的期望,爷爷和父亲的坚守。陈忠宝静下心来,思索着,终于“妥协”了,填报了武汉大学医学院。

“业务我不能指导你了,但你要记住,为人必须清正。”陈吉顺给儿子念叨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2015年,陈忠宝从武汉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毕业,成为湖北省人民医院的一名器官移植医生。

一种责任祖辈坚守

“行医,这就是我的选择,我也没考虑过搞其他的。”在父亲的影响下,陈吉顺的选择顺理成章。

“父亲把病人安置在家中照顾,精心为他们治疗,母亲王立珍就在一旁搞服务。”父亲对病人无私的关爱,深深影响着陈吉顺,他记得最清楚就是昏暗灯光下,父亲给病人治病的身影。

“经常半夜三更出门,凌晨才回来。”陈吉顺说,他不记得有多少次看着父亲深夜冲出家门,去给乡亲们看病。医者仁心,就在这一刻扎根在他心中。

“行医就是做好事,要把这个事做好。”这是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陈吉顺依然记忆犹新。

“只有真本事,才能治好病。”陈吉顺抱出一大摞医书,“行医,不是轻松事,这些都是爷爷、父亲传下来,从学医开始,就要反复读。”

“一有空,他们就在那里研究医书,相互交流自己行医的心得。”陈吉顺的母亲王立珍说。

医者父母心,坚守救死扶伤的信念。陈吉顺和父亲陈英伦在铺子房村一干就是几十年。

父亲陈英伦说,当医生就是为大家做好事,做好事就不要计较得失,计较报酬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工资低,收入少,工作累,陈英伦秉持的是服务。

“也有人约我出去‘挣大钱’,可一想到自己走了,乡亲们看病就更困难了。”一边是挣钱,一边是群众看病难,陈吉顺选择的是坚守,为父老乡亲的健康尽自己的一份力。

“是陈医生救了我娃儿一命。”铺子房村村民王启海对陈吉顺充满感激,2007年腊月三十,他的孩子患婴幼儿肺炎,病情十分严重,晚上10点多送到卫生室,已经神志不清。

“没得选择,马上进行救治。”正在卫生室值班的陈吉顺开始给孩子治疗,一直守候到晚上两三点钟。“持续治疗近5天,孩子逐步康复,我才松了口气。”

面临选择,2015年,儿子陈忠宝放弃了去武汉市卫计委面试的机会,他说:“我还是喜欢当医生。”

一份付出幸福全家

幸福家庭,在有担当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甘愿付出的女人,在这个六口之家,则是老少几代女人的付出。

陈英伦和妻子王立珍,结婚50多年一直相敬如宾。

刚结婚那些年,陈英伦在外出诊,王立珍一边要照理年幼的孩子,一边要完成家里的所有农活儿。谈起这几十年的生活,王立珍从没有半句怨言。

“家里请了工人帮忙,人家问他,田在哪里啊?他说,别问我,家里有‘队长’。” 王立珍笑着说,陈英伦很少顾到家里的事,“那个‘队长’就是我。”

“那段时间是苦,去干活,背篓里背一个孩子,手上还牵一个孩子。”

可就是这样,王立珍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规矩:只要有病人在家,必定备好几大瓶开水,泡好一壶热茶,冬天还有一盆大火。

“人家是有病,有了困难才到你屋里来,来了你就要照顾好。”王立珍这样说,也这样做。

妻子的付出让陈英伦十分感动,两人一直恩爱如初。父母的恩爱,付出,影响着陈吉顺和妻子杨胜秀。

1985年,陈吉顺和杨胜秀步入婚姻的殿堂,妻子杨胜秀精明、能干。与父亲当年相比,陈吉顺工作更加繁忙。

“把家里的事搞好,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杨胜秀一心服侍二老,照顾孩子,毫无怨言。

“我和婆婆就像亲生母女一样。”陈胜秀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唯一牵挂的就是远在武汉工作的儿子,“每个星期,我们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和他搞个视频聊天。”

大家笑称这个是家庭视频研讨会,因为讲着讲着,爷爷、爸爸、孙子会不自觉地谈到医术上去。

“不过,都是儿子教我们啦,哈哈。”陈吉顺笑着满是欣慰。

现在,儿子陈忠宝也有了美满的家庭,仁心、责任、付出,继续在这个家庭延续和坚守。

精品课程

乡村全科助理-超值精品班

2024年课程

10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