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起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接诊过多少病人,田知京自己也说不清。但附近村庄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哪些病人的家庭经济困难,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田大夫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百姓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痴痴钻研只为普救含灵之苦
1972年,17岁的田知京被推荐到当时的山东省滕县卫生进修学校学医,从此和医学结下不解之缘。1974年毕业后,田知京回到东田村,办起了村里的第一家诊所,当起了“赤脚医生”。这一干,就是40多年。
上世纪的农村,由于经济条件落后,缺医少药可谓家常便饭,农民群众看病十分不便。这些田知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自己所学不能满足乡亲的需要,于是他每天白天接诊夜间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地多掌握医学知识。闲暇之余还钻研中医,对胃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脑血管疾病等均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并通过努力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证,具备了全科医生的技能。
2005年,田知京在学习中了解到了“直肠滴入”这种新疗法。这是中医内病外治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直肠给药,患者不用打针且无痛苦、见效快、费用少,能大大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尤其适合儿童患者。为了少耽误诊所的工作,田知京都是专门乘坐夜车去济南、淄博学习。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田知京掌握了这一新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创新。有一次给一名患儿治疗时,孩子老是哭闹,滴入肠道的药很快就拉了出来。田知京就尝试着加了一点麻醉剂,治疗效果非常好。不断的摸索和总结,让田知京成为这种疗法的行家里手,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慕名找他看病。
田知京潜心钻研医学理论,先后在《中国农村医学》、《医学科普》杂志、《山东卫生报》、《枣庄日报》等媒体发表科普文章20多篇,曾先后五次被枣庄市委宣传部、滕州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原滕县首届卫生协会成立,当选为协会理事,先后多次被滕州市卫生局评为先进乡村医生。
淡泊名利,彰显为民服务情怀
从上世级九十年初到现在,在田知京办公桌抽屉里,已经积攒了2000多张,大约8万多元。这些处方签,有的已经泛黄,病人已经故去。有的是新开的,钱宽裕的时候,病人会还上。田知京说:“在我们卫生所,先看病后给钱,有钱没钱一样治疗。
宗庄村村民宗兆旺患肺气肿,田知京先用西药消炎,再用中药固本,每个疗程药费七八百元。因为家庭贫困,宗兆旺第一次看病药钱没给够,他后来又来了4次,田知京一样给他疗治。5个疗程下来,病情好转。前前后后药费欠了3000多元,但又拿不出钱来还,宗兆旺非常感激。田知京说:“没什么,要感谢就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好!”2011年,宗兆旺病故,妻子也改嫁走了,所欠药费成了一笔死账:“他也不容易,还好,经过治疗多活了十来年。”
在卫生所的墙上,有一个幅友人赠送的草书:医者仁心。田知京很喜欢:“医者父母心,当医生不能钻到钱眼里。做乡医苦,但病人更苦,要换位思考,多想想病人的苦痛。”
田知京对外宣布,东田村卫生所免费为五保老人看病。上个月,级索村70岁的五保户孔令胜来看皮肤病。田知京给他开了湿毒清胶囊、金蝉止痒颗粒等药,一个疗程15天,3个疗程后基本痊愈。药费算下来600多元,不仅分文没收,田知京还送了他一件纯绵白褂子。
感恩回馈铸就医者崇高境界
2014年7月初,田知京大夫举办了“感恩父老,回报乡亲”义诊活动,免费为村民们查体看病,并自费一万多元购买了药品、食用油、大米等分送乡邻。“田大夫待人和蔼热情,任劳任怨,倾心为村民们诊治,救助了很多患者,对待贫困特殊家庭,他从来都不收医药费。”说起田知京,村民张传运竖起大拇指说,田大夫热心、善良,是一位真正的白衣天使。
近几年来,田大夫先后以不同形式资助4名贫困学生,可他从不让学生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每当从不同方面听到有某某好学生因家贫而不能继续上学,我就想帮助。我认为这个好学生辍学,不仅是他个人和家庭的损失,而且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损失,能为国家和社会做点贡献,心里由衷的高兴”,田大夫说。
“我有幸从事救死扶伤这项事业,并把这项平凡而艰苦的工作,将作为了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田知京大夫用四十余年的行医之路践行着自己的诺言,用他的仁爱之心坚守着白衣天使的职业素养,谱写着平凡而灿烂的人生诗篇,他朴实而温暖的行医之路洒下了满满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