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宾川县大营镇萂村卫生所六个医生,一天共接诊四个病人,给五个娃娃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李豪对这样的接诊量习以为常。
李豪今年已经78岁了,头发花白,但精神不错,是所里年纪最大的医生。其余五人中,有三人年龄在40-50岁之间,两人60岁了。
“这一晃就是半个世纪。”1968年李豪从大理卫生学校毕业,回到家乡萂村做村医。“那会村里也有五六个村医,每天每人能看十来个病人,收入还够生活。”
如今的萂村是一个有6207人的行政村,但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医疗资源上与城市有着天壤之别。随着中国扶贫力度加大,渐渐地,村里通往外界的交通更便利了。“我们这是小病懒得来,大病不愿来。”李豪无奈地笑笑说,“毕竟城镇里医疗条件更好嘛,我们这还是靠‘望闻问切’呢。”
其实近两年,镇上加大投入,萂村卫生所硬件条件大幅提升。卫生所的房屋是一座白族小院,门口的照壁十分古朴。一楼依次是预防接种室、诊断室、输液观察室和西药房,墙上悬挂着精准扶贫人员中患有大病、慢性病的人员一览表,还有六位医生的电话,方便给急诊病人医治。
二楼是不久前加盖的,有一间能容纳40余人的会议室和两间病房,共有七张床位。萂村卫生所所长杨慧章介绍说,会议室是用来举办公共卫生知识讲座的,今年已经举办了六次,分别是关于慢性病、预防传染病、儿童疾病防治等主题,村民自发来听,基本满座。床位则是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要求,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2张的要求新增的。“但利用率不高,这里没法接收住院的病人,村民平时打点滴还是习惯在输液室坐着,方便。”
所里最年轻的医生李道其今年40岁,是李豪的儿子。“这些年村里没来过年轻的医生,挣得没有城里多呗。”李豪说,所里的医生都是半医半农的状态,现在父子俩家里都种着玉米。“我一亩多,儿子两亩多,一年一亩能收入个千把块钱吧。”
杨慧章说,村医的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合理补助,根据服务量每月收入600元到1500元不等;另一部分是诊疗收入,翻看今年前4月的诊疗工资记录,六人均是每月400多元。
大营镇党委副书记尹中锋认为,这是个矛盾的死循环。村级医疗机构人才不过硬,诊疗环境、硬件设施不具备,就无法吸引病人就医,不能提高村医收入,最后低收入又导致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他希望可以加大“三支一扶”的力度,让更多年轻有能力的新鲜力量加入村级医疗体系。
李豪则有些纠结,看着近些年村里的变化,他确信过不了多久,基层医疗问题也会被妥善解决,但同时他又表示,“我希望以后小孙子不要再学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