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卫生网校 > 乡村医生事迹 > 正文

合川区双凤镇乡村医生梁益龙36年奔走乡间

合川区双凤镇乡村医生梁益龙36年奔走乡间, 十余载的勤学苦修,练就了一身医学本领,成了一名远近闻名的名中医。他就是合川区双凤镇卫生院的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梁益龙。

父亲言传身教练就“仁心仁术”

梁益龙,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是一名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幼时,看见父亲解除无数病人的疾苦,治愈一例又一例疑难杂症,让一个又一个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燃起生命的火光。他发现父亲竟是如此伟大、如此受人尊敬,他便立下了做一个像父亲那样受人尊敬的好医生的志向。

父亲告诉他:“世无不治之症,唯有不精之艺;医者,唯有精医术、重医德,方能为百姓所敬仰。”父亲的教诲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深根。在父亲的熏陶和精心培养下,他努力学习、刻苦专研,他始终谨记父亲“精医术、重医德”的教诲,坚持“只看病情,不看背景”。在他眼里,病人没有贫富之分,生命更没有贵贱之别。对前来找他医治的病人,除了急病患者,无论是谁,都得排队诊治,对待所有病人,他都做到热情周到,针对病情望闻问切、反复推敲、细致诊断、合理施药,从不给病人开“大处方”。因此,大家都喜欢找他看病,经过十余载的勤学苦修,也练就了一身医学本领,成了一名远近闻名的名中医。

36载奔走乡间从不间断

36年来,为了病人,为了他的信仰,梁益龙一直奔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塘湾、保合、车山这些离场镇最远的几个村社,他一呆就是好几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为响应“送医下乡”活动,梁益龙自愿来到距离场镇30多里的小山村——联合村,当时,他的女儿才出生一个多月。

“联合村位置偏僻,那时又没有摩托车,只能靠两条腿走路。”梁益龙回忆,有一个冬夜,村民何斌来敲门,称其父亲摔了一跤,痛得脸都白了,梁益龙立刻背着药箱就和他一起出门了,连外套都忘记披。由于走得急,天又黑,他从一个小山坡上摔了下来,膝盖、手肘多处擦伤,但他顾不上处理伤口,匆匆赶到何斌家,为其父亲检查。

“医生是没有节假日的,病人的召唤我们随喊随到,我们经常是年都过不安静的!”梁益龙说,“ 2016年正月初二的早上9点多钟,我们一家人正在关口村老家和老人们团聚,突然一个叫周兴云的病人亲属打来电话,说周兴云已经晕倒了正送往医院,叫我马上回来抢救。就到电话后,我只好马上租了个摩托车赶回卫生院,看见周兴云已经是人事不醒,我立马展开救治,不久他就苏醒了。其实,周兴云是我的一个7-8年的老病人了,我了解他的病情,救治起来就快,所以亲属非要我回来救治!”

“仁心仁术”只为减轻病人痛苦

“梁医生的医术真的很好,对人也不错,我在这里看病都5、6年了,我有冠心病、又是糖尿病、还有高血压,要不是他,我早就没命了!”

“我们是重庆主城的人,我老头子冠心病、高血压,以前到处看过都没有什么好转,4年前我们是慕名而来,没想到来一次,老头子的病就轻松一次。前两年老头子和我一起来,现在他87岁了,走不动了,现在,只有我来说了症状,就直接把药拿回去,老头子吃了同样有效果,梁医生的医术没得说。”

“梁医生对我们这些五保老人硬是好哦!看病又准,药费又低,很多时候还跑到我们敬老院给我们做检查!”  

“你说喊我来评价我们梁医生,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合适,反正这样说吧:早上我们8点上班,他7点就到了,下午5点下班,他可能6、7点钟都还没走!”医院的同事告诉笔者。

当问及学医枯不枯燥的时候,梁医生说,那是肯定的,学中医不比西医,要背汤头歌诀,还要辨证施治。同一种病人,不同人的体质,那都得小心诊断。梁医生说,在诊治病患的同时,他从未停止过对中医理论的学研究,他认真专研了《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难经》、《温病学》等多部医学典籍。在施医诊治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或从典籍中寻求治病良方,或虚心向有经验的老中医请教,或与同事们共同探讨。通过多年的细心专研和诊治经验的积累,在风湿内科和中医内科领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说:“中医理论古老而神奇,越是专研,越是觉得其博大精深,诊病用药方法千变万化,没有哪个医生能说他能包治百病,特别是我们作为一名中医,一定要一边诊病,一边总结积累,尽最大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才是我们做一名医生的本职。”

就这样,梁益龙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无比热爱, 36年默默坚守在基层一线,以精湛的医术造福广大患者,以高尚的医德服务一方百姓,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和好评,成就了一名群众心中的最美乡村医生。

精品课程

乡村全科助理-超值精品班

2025年课程

10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