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报道

第五届ilizarov(骨外固定)技术与骨关节修复重建学习班纪要

2013-04-19 20:15来源:医学教育网T
中医实用技术大健康产业新项目

  春来杨柳绿茵茵,山青水碧草色新。2013年4月13-14日,由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民政部国家康复医院,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五届Ilizarov(骨外固定)技术与骨关节修复重建学习班”,在西安建国饭店成功举办,参会代表(学员)180余人,来自24省市、直辖市、自治区,多个单位选派2位以上的医生参加,如洛阳正骨医院安排12位科主任与高年资骨科医生参加学习。显示了外固定与骨关节重建外科在骨科学界的关注日益扩大。授课内容涉及:基础研究,外固定器械研究,临床研究,国外介绍,骨科教程等。学习班于4月13日上午8时准时开始,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秘书长王跃进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做了致辞,充分肯定了近几年以秦泗河教授为主导的学术团队在该领域所做的工作,建议在中国康复医学会下成立“外固定肢体功能重建专业委员会”筹备组。开幕式后,秦泗河教授做了“全球视野下的肢体形态与重建外科”的演讲,秦泗河还做了“下肢形态与功能重建外科新概念”演讲。
  
  石文元教授做了外固定穿针力学方面的分析,认为穿针布局的依据是使固定物刚度逐渐降低,断端应力大小能够促进成骨细胞活跃的范围。葛建忠做了“外固定(Ilizarov技术)统一命名方法的汇报。在临床研究方面,黄雷教授提出了对于GustiloⅢ型外伤是进行保肢还是截肢的问题。
  
  张群教授讲述了应用原位和异位延长治疗GstiloⅢ型小腿外伤,西京医院创伤骨科赵广跃教授,做了牵引性骨延长在开放性外伤骨缺损应用的演讲,南方医院覃承诃教授用3个生动的病例讲述了股骨近端截骨支撑骨盆的髋关节重建术的方法。臧建成博士介绍了Ilizarov技术治疗马蹄内翻足过程中踝关节脱位的预防及处理。此外,还有国内著名的骨科专家余斌、梁晓军、袁志教授以及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焦绍锋、郑学建、王振军、吴鸿飞医师做了有关肢体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方面的精彩演讲。北京垂杨柳医院矫形外科郭保逢
  
  在基础研究方面,张力博士介绍了牵拉再生的生理与病理学改变郭保逢介绍了“后Ilizarov技术时代的微循环重建术”,在外固定器械构型方面,郑学建讲述了下肢畸形外固定支架的构型与临床应用,廖永华教授介绍了自己早期设计的“廖氏外固定支架”,国家康复医院手术室护士长王永娜,介绍了骨外固定器械术前准备与手术配合的科学程序与注意事项等。
  
  为了开阔学员们的专业视野,增加学习热情。此次学习班邀请了在国外参加过国际会议和经过规范化培训的专家介绍了国外学术动态。张锴教授介绍了第二届国际外固定与骨重建大会的会议概况。
  
  德国TGauscpohi通过切开复位结合活动性的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创伤关节不稳定获得了良好疗效,术后可让患者活动关节防止关节僵硬。在韩国留学的研究生徐佳讲述了自己在韩国高丽医院的学习经历,介绍了Ilizarov技术在韩国侏儒症等方面的应用与进展,阐述了骨折延长后韩国对骨痂分型的情况。覃承诃教授介绍了自己在英国接受Ilizarov技术规范化培训经历,讲述了自己在下肢重建方面的认识。
  
  本次会议特点:1、课程内容丰富,安排合理,此次学习班内容涉及基础、临床、器械、康复等,使学员们能够从基础学起,为熟练掌握好临床专业知识打下基础。2、讲课内容新颖,代表着该领域最前沿的方面,演讲的许多内容为首次介绍。如黄雷教授介绍的“部分骨运输治疗少见的骨缺损”;张群教授介绍的“腓骨横向骨牵移治疗大段胫骨缺损”。3、设立了国外学习见闻栏目,通过几位学者生动地讲解国外在该领域的进展情况,开阔了学员的视野,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4、会议休息期间播放了秦泗河教授外固定与肢体重建的手术录像,加深了学员对手术的掌握,缩短了学习曲线。5、术后功能的评价多数采用视频的形式,避免了文字上的繁琐和呆板,使人一目了然。
  
  由于此次学习班时间较短,课程内容较多,不能保证每位学员的有机会进行模型操作。今后要针对学员情况,限定病种,分期地深入细致地对某几个病种进行培训,争取达到“授人于渔”的效果。
  
  本次会议同时召开了“外固定与肢体功能重建委员会筹备会议”,听取了该领域主要专家的建议,确定了学组的名称和发展方向,指定了筹备小组的成员和发起单位,为“外固定肢体功能重建学组”的正式成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习班结束之时,秦泗河教授宣布“中国Ilizarov技术应用与研究(ASAMI)成立10周年庆典与学术会议”,定于2013年11月底在北京召开,欢迎广大同道积极参与。
  
  

分享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取消 复制链接

相关资讯

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