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 > 手术指导 > 正文

肛裂-外科手术指导

【病史采集】

1.疼痛:因排便引起周期性疼痛为肛裂的主要症状。排便时,粪块刺激溃疡创面的神经未梢,立即感到肛门灼痛,但排便后数分钟疼痛缓解。以后因内括约肌痉挛,又产生剧痛,可持续半小时到数小时,直至括约肌疲劳后,肌肉松弛,疼痛才缓解。上述现象在临床上称肛裂疼痛周期。

2.便秘:因肛门疼痛不愿排便,久而引起便秘,粪便更为干硬,便秘又可使肛裂加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3.便血:排便时常在粪便表面或便纸上见有少量新鲜血迹或便后滴鲜血。大出血少见。

4.肛周瘙痒、有分泌物、腹泻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

2.局部检查:

急性肛裂发病时期较短,色红、底浅,裂口新鲜、整齐,无瘢痕形成。慢性肛裂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底深、不整齐,上端常有肥大肛乳头,下端常有前哨痔,一般称为肛裂三联征,在晚期还可并发肛周脓肿及皮下肛瘘。

【辅助检查】

手术前常规检查。

【诊断】

根据排便疼痛史,有典型的疼痛间歇周期和疼痛周期,既不难诊断。局部检查发现肛裂“三联征”,则诊断明确。若侧方有肛裂,或有多个裂口,应考虑可能是肠道炎性疾病(如克隆病、结核及溃疡性结肠炎等)、肿瘤或性病的早期表现,特别是克隆病更有此特点,必要时可做活组织检查。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2026年外科主治课程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