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监测的内容有哪些?医学教育网小编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初级护师考试,专门整理如下。
(1)潮气量:
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人为500ml左右。当潮气量小于5ml/kg时,即为接受人工通气的指征。呼吸频率是与潮气量密切相关的另一监测指标,对呼吸幅度、形式及速度的观测十分重要,当呼吸频率小于5次/分钟、大于35次/分钟,为人工通气的指征。
(2)每分钟通气量:
由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获得,正常成人男性为6.6l,女性为5l,当其值大于10l时示通气过度,小于3l时为通气不足。
(3)每分钟肺泡通气量:
为有效通气量,等于潮气量减去无效腔量后再乘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不足可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通气量大多致呼吸性碱中毒。
(4)时间肺活量:深吸气后作一次快速呼气,计算最初3秒内的呼气量,求出每秒出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正常值:第一秒占肺活量的83%,第二秒占94%,第三秒占97%。
(5)功能残气量:
平静呼吸后肺脏所含气量,正常男性约为2300ml,女性约为1580ml,当功能残气量减少时,使在呼气末部分肺泡发生萎缩,流经肺泡的血液就会因无肺泡通气而失去交换的机会,产生分流。功能残气量减少见于肺纤维化、肺水肿的病人。
想要了解更多2020年初级护师考试精华知识点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初级护师栏目!我们提供专业的备考经验技巧、精炼的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