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缓(控)释制剂的体内外评价方法:
(一)体外释放度试验:
(1)释放度试验方法可用溶出度测定第一法(转蓝法)与第二法(桨法),此外还有转瓶法、流室法等。
(2)释放试验的介质、试验安排与释放度标准:
①溶出介质及PH:常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PH4~8的缓冲液等溶出介质的量一般不少于形成饱和溶液量的3倍,并脱气。
②取样点的设计与释放标准:至少应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h到2h,控制释放量30%以下,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效应;第二个取样点控制释放量约50%;第三个取样点控制释放量75%以上,说明释药基本完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药物释放曲线的拟合:常用的模型有:零级释药、一级释药、Higuchi方程、Weibull分布函数。
(二)体内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三)体内外相关性,可归纳为三种相关情况:
1.点点相关关系:是最高水平的相关关系,体内吸收曲线可通过Wagner-Nelson法或Loo-Reegelman法求得;
2.应用统计矩分析原理:建立体外释放的平均时间与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之间的相关;
3.单点相关关系:只能说明部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