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性味|功能是初级中药士考试中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希望对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性味】 
甘酸,平。 
①《养生要集》:“味苦,温。” 
②《别录》:“甘酸,平,无毒。” 
③《千金食治》:“甘咸,平,无毒。” 
④《食性本草》:“微寒。” 
⑤《汤液本草》:“气温,味辛甘酸,无毒。” 
【归经】
入心、小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经。” 
②《本草新编》:“入脾经。” 
③《得配本草》:“入手少阴、太阳经。” 
④《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功用主治】
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 
①《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②《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③《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通气,健脾胃。” 
④《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 
⑤《蜀本草》:“病酒热,饮汁。” 
⑥《食性本草》:“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 
⑦《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 
⑧《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 
⑨《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或入散剂。外用:生研调敷。 
【宜忌】
①陶弘景:“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 
②《食性本草》:“久食瘦人。” 
③《随息居饮食谱》:“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以上是医学教育网整理的初级中药士考试辅导资料,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