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灰散是初级中药师考试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基础研究】 肝胃火盛,或因气火上冲,迫血上逆,血热妄行,损伤血络,可致各种出血症。如咳血、咯血、衄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证。方中大蓟、小蓟止血而清热,侧柏叶、荷叶止血而清散其气,茜草、白茅根止血化瘀,栀子清热泻火,棕榈皮收敛止血以固涩,大黄导热下行折其上逆之势,丹皮配大黄凉血祛瘀,使血止而不留瘀,诸药烧灰存性增强收敛止血作用。诸药配伍,共奏凉血止血,清热降火祛瘀之功〔3〕。
清代唐容川《血证论》止血方法中对大黄在止血方中的作用为“葛可久十灰散,其妙全在大黄降气即以降血。吐血之证,属实证者十居六七,所以投之立效”〔5〕。
十灰散的止血作用,除药物本身有止血作用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现代认为诸药炒炭后能显著加强止血作用,因方中各药均含有钙,大部分是以草酸钙结晶形式存在,当药物在高温作用下,能释放出可溶性钙,钙离子能促进血液凝固,缩短凝血时间,而起到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