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渗性脱水(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
特点 | 失钠>失水 血清Na+浓度<13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Osm/L 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
病因和机制 | 基本机制是钠、水大量丢失后,仅给予水的补充 (1)肾丢失钠水:①长期连续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依他尼酸、噻嗪类等。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醛固酮分泌不足。③肾实质性疾病:慢性间质性肾疾患。④肾小管酸中毒。 (2)肾外丢失:①经消化道丢失:如呕吐、腹泻。②液体在第三间隙:形成大量胸水、大量腹水。③经皮肤丢失: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 |
2.高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
特点 | 失水>失钠 血清Na+浓度>150mmol/L 血浆渗透压>310mOsm/L 细胞内、外液量均减少 |
病因和机制 | (1)摄入过少:水源断绝,饮水、进食困难 (2)丢失过多:①经呼吸道失水,如癔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所致过度通气;②经皮肤失水:见于高热、大量出汗(长跑)、甲亢;③经肾失水见于中枢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大量应用脱水剂等;④经消化道丢失如呕吐、腹泻及消化道引流等 |
3.等渗性脱水(血钠浓度正常的血容量不足) | |
特点 | 钠、水等比例丢失,血容量减少,血钠浓度在正常范围,所以要补充平衡盐溶液 | |
病因和机制 | 任何原因致短时间内等渗性体液大量丢失。见于①经胃肠道丢失:呕吐,腹泻;②经皮肤丢失:大面积烧伤;③大量抽放胸水、腹水等 | |
表现 | 见口渴、体位性低血压,甚至休克等,其发生与血容量减少有关 | |
4.水中毒(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 |
特点 | 血清Na+浓度<13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 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体液量明显增多 | |
病因和机制 | 由于过多的低渗性体液在体内潴留造成细胞内外液量都增多,引起重要器官功能严重障碍 (1)水摄入过多:如用无盐水灌肠引起肠道吸收水分过多、精神性饮水过量和持续性大量饮水等。静脉输入含盐少或不含盐的液体过多过快,超过肾脏的排水能力 (2)水排出减少:多见于急性肾衰竭,ADH分泌过多 | |
5.水肿 | |
特点 | 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过多聚集的病理过程 | |
病因和机制 | ①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毛细血管流体静水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受阻。 ②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