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职称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药学职称 > 答疑周刊 > 正文

医学教育网初级药师:《答疑周刊》2020年第45期

问题索引:

1.【问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原因和特点,总结如下。

2.【问题】休克各期的不同特点,总结如下

3.【问题】外毒素和内毒素的区分,总结如下。

具体解答:

1.【问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机制和特点,总结如下。

(1)发病原因 

①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细菌、病毒等感染和败血症等。

②恶性肿瘤。

③产科意外、大手[医学教育网原创]术和创伤也较常见。

(2)DIC特点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医学教育网原创]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

2.【问题】休克各期的不同特点,总结如下

(1)休克Ⅰ期(微循环缺血性缺氧期)

重点:微循环少[医学教育网原创]灌少流,灌少于流。

(2)休克Ⅱ期(微循环淤血性缺氧期)

重点:微循环持续期的[医学教育网原创]缺血缺氧,导致乳酸酸中毒,此时真毛细血管大量开放。

(3)休克Ⅲ期(微循环衰竭期)

重点:此时血液进一步浓缩,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DIC,DIC出血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医学教育网原创]加重循环障碍。 

3.【问题】外毒素和内毒素的区分,总结如下。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

成分

毒性蛋白质[医学教育网原创]

毒性脂多糖

特点

抗原性强,毒性作用强,具有选择性;对理化因素不稳定,一般不耐热

各种细菌[医学教育网原创] 的内毒素成分基本相同,其致病作用也相似

医学教育网卫生资格西药专业-初级药师《答疑周刊》2020年第45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药学职称-无忧实验班

学霸同款好课

1480

了解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