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结构类型是什么?有什么重点药物?”,有很多考生都比较感兴趣,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如下:
1.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结构类型
氧青霉烷类的主要药物有克拉维酸;
青霉烷砜类的主要药物舒巴坦。
2.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物
目前常用的联合制剂有克拉维酸与青霉素类的复方制剂,如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组成的奥格门汀(安灭菌),替卡西林与克拉维酸组成的泰门汀,都具有双重作用。
氨苄西林与舒巴坦钠(2:1)组成舒他西林,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复合剂,常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等的感染。
3.重点药物
克拉维酸
又名棒酸,本身抗菌活性弱,但有独特的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是第一个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它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使用起协同作用,可使阿莫西林增效130倍,使头孢菌素类增效2~8倍。
舒巴坦
舒巴坦的抑制活性比克拉维酸稍差,但化学结构却稳定得多。它是一种广谱的酶抑制剂,口服吸收差,一般注射用药。
推荐阅读:
重要!2020年药士\药师\主管药师:药物化学的典型考点汇总!
听课全会 做题奔溃!各位考生如何提高做题准确率?
重要!2020年初级药士考试考前复习计划,不看后悔!
以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结构类型是什么?有什么重点药物?”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药学职称考试知识点、考试经验、考试动态请关注医学教育网药学职称考试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