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剂学中,药物辅料是指除了活性成分之外,在药物制剂中使用的各种物质。这些辅料对于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常见的药物辅料及其功能主要包括:
1. 稀释剂(填充剂):用于增加片剂或胶囊的体积,使药物达到适当的大小和形状。常用的稀释剂有乳糖、微晶纤维素等。
2. 黏合剂:帮助粉末状物质粘结在一起形成颗粒或者直接压制成型,如淀粉浆、聚维酮(PVP)等。
3. 崩解剂:促使片剂在体内快速分散成小颗粒以便于释放药物。常用的崩解剂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
4. 润滑剂:减少颗粒与模具之间的摩擦,防止粘模现象发生。硬脂酸镁是常见的润滑剂之一。
5. 包衣材料:用于给药物表面包裹一层薄膜或糖衣,以改善外观、口感或者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如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等。
6. 增塑剂:在包衣过程中添加以增加膜的柔韧性,防止开裂。常用的增塑剂有聚乙二醇(PEG)、柠檬酸三丁酯等。
7. 色素和香料:改善药物的颜色和味道,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如食用色素、天然或合成香精等。
8. 防腐剂:在液体制剂中添加以防止微生物污染,延长保质期。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尼泊金酯类等。
9. 抗氧化剂:保护药物免受氧气影响而发生变质,如维生素E、丁羟基茴香醚(BHA)等。
10. pH调节剂:用于调整或维持溶液的pH值,确保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常用的酸碱缓冲物质包括柠檬酸-磷酸盐缓冲对等。
每种辅料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根据药物性质和制剂要求选择合适的辅料种类及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