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通过复杂的免疫机制来抵抗感染,这个过程主要涉及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个方面。
1.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这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物理屏障、化学物质以及细胞成分。皮肤和黏膜构成了第一层物理防御,可以阻止病原体进入体内;唾液、胃酸等则通过其化学性质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此外,先天性免疫系统中还有多种类型的白细胞如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它们能够识别并吞噬入侵者或者直接攻击受感染的细胞。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当病原体突破了先天性免疫防线时,适应性免疫就会发挥作用。它具有记忆功能和高度专一性,主要由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介导。
- T细胞可以识别并摧毁被病毒等感染的自身细胞,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
- B细胞则在受到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抗体。这些抗体会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标记它们以便于吞噬细胞清除,或直接中和毒素、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3.免疫调节:除了上述两大免疫反应外,机体还存在一套复杂的信号传导网络来调控整个过程,确保免疫应答既不过度也不不足。例如,细胞因子是一类重要的信使分子,它们参与激活或抑制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而免疫耐受机制则有助于防止对无害物质的过度反应。
总之,通过上述多层次、多途径的协同作用,机体能够有效地识别并清除各种病原体,保护自身免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