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克发生时,机体的微循环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1. 微循环收缩期(代偿期):这是休克早期的表现。由于血压下降,为了维持重要器官如心脏和脑部的血液供应,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皮肤、腹腔内脏及肾脏等部位的小血管强烈收缩,微静脉和小静脉也呈现收缩状态,以保持血压和心脑血供。此期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组织灌流量减少,出现少尿或无尿现象。
2. 微循环扩张期(失代偿期):随着休克的发展,持续的缺氧使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如乳酸、腺苷等物质增多,这些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动脉平滑肌松弛,导致微循环大量开放。此时虽然血流量增加,但由于组织间液生成过多而回吸收减少,加之血液浓缩和粘滞性增高,造成血液淤滞,进一步加重了组织缺氧。
3. 微循环衰竭期(不可逆休克):此阶段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强,大量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同时,由于长时间的低灌注和酸中毒等因素的影响,微血栓形成并广泛存在于微循环中,导致微循环功能障碍甚至完全停止。最终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以上就是休克发生时机体微循环变化的主要特点。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休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