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剂是一类可以改变或调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它们被广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和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常见的免疫调节剂包括皮质类固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CTLA-4) 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抑制剂、白细胞介素抑制剂等。这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主要包括:
1. 感染风险增加:由于免疫调节剂会降低机体免疫力,患者可能会更容易发生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
2.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较为普遍。
3. 血液系统影响: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异常。
4. 肝功能损害:部分免疫调节剂可导致肝酶升高,严重时甚至出现黄疸。
5. 皮肤反应:包括皮疹、瘙痒等过敏性表现。
6. 自身免疫现象:长期使用某些免疫抑制药物后,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新的自身免疫病症状。
7. 恶性肿瘤风险增加:尤其是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需警惕恶性肿瘤的发生。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上述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