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疾病是指由于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其相互作用等因素引起的机体功能异常,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疾病。药源性疾病的主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因素:这主要是指药物本身的性质,如药物的毒性、副作用等。一些药物本身就具有潜在的风险,长期使用或者剂量不当容易引发药源性疾病。
2. 患者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物可能有不同的反应,这种个体差异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比如某些人群由于基因多态性的原因,代谢特定药物的能力较弱或过强,从而增加了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3. 用药不当:不合理的用药方式也是导致药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超剂量服用、长时间连续使用、错误的给药途径等。
4. 药物相互作用:当患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彼此的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5. 环境和社会因素:如年龄(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都可能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产生影响,进而引发药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