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时,由于药物间直接的化学反应或在体内代谢、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导致药效发生变化的现象。合理用药受到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影响药物疗效:某些药物合用可能会增强彼此的效果(协同作用),如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用可以提高抗菌效果;而另一些情况下,则可能减弱其中一种或几种药物的作用(拮抗作用),比如抗凝血药华法林与维生素K同服会降低其抗凝效果。
2. 增加不良反应:当两种具有相似副作用的药物合用时,可能会使这些副作用更加明显。例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利尿剂联用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增加。
3. 改变药物代谢:许多药物通过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进行代谢,而这一过程可能受到其他药物的影响。某些药物能诱导或抑制这种酶的活性,从而加快或减慢另一种药物的清除速度,影响其血药浓度及作用时间。
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药师在进行处方审核、提供用药咨询时应特别注意避免不利的药物组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