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制肠外营养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无菌操作:整个配制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要求,以防止污染。因为一旦细菌或真菌进入营养液中,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感染。
2. 配伍禁忌:不同的药物和溶液之间可能存在配伍禁忌,比如某些电解质与氨基酸、葡萄糖等混合后可能会产生沉淀或者变色现象,影响药效甚至对病人造成伤害。因此,在配制前需要了解各成分之间的相容性,并按照正确的顺序加入。
3. pH值控制:肠外营养液的pH值会影响其稳定性及安全性。过高或过低的pH都可能导致药物分解、沉淀等问题。通常情况下,需要将最终混合后的液体pH调整到一个适宜范围(如5-7)。
4. 渗透压调节:合理的渗透压对于减少静脉刺激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非常重要。一般而言,肠外营养液的总渗透浓度不应超过900mOsm/L。
5. 营养成分比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疾病状态等)来确定各种营养素的比例,确保能够满足其生理需求的同时又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6. 储存条件:配制好的肠外营养液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并且尽量缩短从配置到使用的间隔时间以减少微生物生长的风险。一般建议24小时内使用完毕。
7. 监测与评估:在给病人输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其反应情况,如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查找原因;同时定期检测相关生化指标,评价营养支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