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含量测定中,常用的定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光谱法 这是一种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或发射特性来确定其浓度的方法。常见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
2. 色谱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通过保留时间的不同实现分离并定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是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两种色谱技术。
3. 电化学法 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来进行检测。如伏安法、极谱法等。
4. 质谱法 结合了色谱分离技术和质谱鉴定,可以对复杂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5. 化学滴定法 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反应达到终点时消耗量来计算待测物含量。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药物如酸碱性物质、氧化还原剂等。
6. 生物测定法 对于一些生物活性较强的药物,可通过其生物学效应的强度变化来进行定量分析。
以上就是含量测定中常用的几种定量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被测物质的具体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