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服制剂,也就是口服药物,主要通过消化道进行吸收。具体来说,药物在口腔、胃和小肠中都可以被吸收入血,但其中最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小肠。
当药物进入口腔后,部分可以溶解的药物可能会通过唾液中的酶开始初步分解,并且有极少量可以通过口腔黏膜直接吸收。然而,由于口腔粘膜面积相对较小,此途径的吸收量非常有限。
随后,药物会随着吞咽动作进入胃部,在这里药物遇到酸性环境(pH值约为1.5-3.5),一些药物可能会在这一阶段开始溶解并有少量被吸收。但是由于胃黏膜主要功能是保护而不是吸收物质,因此大部分的药物并不会在这里大量吸收。
接下来,药物会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在这里药物遇到接近中性的环境(pH值约为6-7.5),这为大多数药物提供了理想的溶解释放条件。小肠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积(成人小肠内表面可达到200平方米左右)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些特点使得它成为药物吸收的主要场所。
此外,小肠内的消化液含有多种酶,能够进一步促进药物的分解与溶解,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因此,对于大多数口服制剂而言,小肠是它们发挥药效的关键部位。
综上所述,虽然内服制剂可以通过口腔、胃和小肠等多个途径被人体吸收,但其中最有效且最主要的吸收场所还是在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