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精神障碍,也被称为心境障碍或情绪障碍,在医学上主要指的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这类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情绪变化:患者可能会经历持续的抑郁状态或者异常高涨的情绪。在抑郁症中,表现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而在双相情感障碍中,则可能交替出现情绪极度高涨(躁狂期)和严重抑郁(抑郁期)。
2. 睡眠问题:无论是失眠还是过度睡眠都可能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表现之一。患者可能会难以入睡、易醒或早醒,也有可能出现白天嗜睡的情况。
3. 食欲改变:部分病人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导致体重下降,或者相反地暴饮暴食引起体重增加。
4. 精力水平的变化:抑郁时感到疲惫无力,即使休息后也无法恢复;躁狂期则表现为精力异常充沛、活动增多。
5. 思维与认知功能受损:如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等。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妄想、幻觉等症状。
6. 自我评价下降或夸大:抑郁状态下患者常常自责自卑,认为自己毫无价值;而躁狂期则可能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
7. 社交功能障碍:因为情绪问题影响到人际交往,导致社会活动参与度降低或者完全避免社交场合。
8. 生理症状:如胸闷、心慌、胃痛等非特异性躯体不适感。
9. 自杀倾向:重度抑郁患者可能产生自杀念头甚至实施自杀行为。
了解这些常见症状有助于
初级药师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识别和指导需要帮助的人群,并提供适当的支持或建议就医。同时,作为医疗工作者应当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