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糖贮积症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为了帮助儿科主治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识点、考点,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经典型的患者的黏多糖贮积症的临床表现,以Ⅰ型为例:
1.粗糙面容:头大,舟型头,前额突出,眉毛浓密,眼睛突出,眼睑肿胀,鼻梁低平,鼻孔上翻。嘴唇大而厚;舌大,易突出口外。牙龈增生,牙齿细小且间距宽。皮肤厚,汗毛多,头发浓密粗糙,发际线低。
2.角膜混浊:随着疾病的进展,角膜混浊逐渐明显严重,可致失明。
3.关节僵硬:累及大关节,如肘关节,肩关节及膝关节,使这些关节的活动度受限;手关节受累,显示出“爪形手”的特征。
4.身材矮小:患者脖子短,脊柱后凸,2~3岁生长几乎停止。
5.肝脾增大:腹部膨隆,腹腔压力大导致脐疝和腹股沟疝,手术修复后仍易复发。
6.智力落后:患者在1岁左右可能就表现有智力落后,最好的智力水平只有2~4岁,智力严重障碍。
7.心脏瓣膜病:大部分患者的心脏累及在疾病的后期,表现为瓣膜病,可导致淤血性心衰。
8.耳鼻喉部病变:常有慢性复发性鼻炎,呼吸粗,睡眠打呼噜,慢性阻塞性呼吸暂停,讲话声音粗,重型患者常有慢性听力缺失。
Ⅱ型经典型的患者的黏多糖贮积症的临床表现较Ⅰ型偏轻,该型是以男性发病为主,患者的角膜也不浑浊;Ⅲ型患者以智力落后为主要的临床表现;Ⅳ型患者腕关节是松弛的,胸廓向前突出,类似鸡胸;Ⅵ型患者智力是正常的,角膜混浊明显;Ⅶ型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可非常大,严重的表现为胎儿水肿,轻型的患者可只有身材矮小。
推荐阅读:
速看!儿科主治出疹性疾病的快速记忆方法!
快掌握!新生儿的分类方法最全总结来了!
2020儿科主治免费刷题神器“医考爱打卡”强势来袭!
以上“黏多糖贮积症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相关信息由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儿科主治医师考试动态、考试经验、政策资讯、辅导课程可前往医学教育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