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1.气道阻塞和肺内炎症
进入气道的黏稠的胎粪颗粒可以完全阻塞支气管,造成机械性梗阻,导致肺叶或肺段不张。肺泡通气-血流灌注平衡失调;小气道内的活瓣性阻塞更易导致气胸、间质性肺气肿或纵隔气肿,加重通气障碍,产生急性呼吸衰竭。胎粪内胆酸、胆盐、胆绿素、胰酶、肠酸等的刺激作用,以及随后的继发感染均可引起肺组织化学性、感染性炎症反应,产生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当气道部分阻塞时因气道压力高,使气体进入外周肺泡较容易,而排出气体压力较低,使气道部分阻塞成为完全阻塞,外周肺泡气体滞留导致肺气肿。肺组织过度膨胀时表现为肋间饱满、下压横膈等征象。在大小气道内的胎粪,可以刺激黏膜,产生炎症反应和化学性肺炎。
2.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出生后复苏抢救时如果气道内的胎粪没有及时吸引清除,会逐渐向小气道及外周肺组织内移动,进入肺泡的胎粪则可以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导致局部肺泡萎陷。肺部在以上原因的综合影响下,通气和换气功能出现障碍,表现为持续低氧血症、高二氧化碳血症和酸中毒等,严重时出现肺动脉高压。进入肺泡的胎粪颗粒可以立即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
3.透明膜形成
由于MAS往往伴有产前、产时和产后的缺氧,可能在生后早期肺部的病理损伤方面起更大的影响。气道和肺泡上皮细胞可以因缺氧而变性、坏死、脱落,肺泡内有大量渗出和透明膜形成。
4.肺动脉高压与急性肺损伤
宫内低氧血症会引致肺血管肌层肥大,成为肺血管阻力增高的原因之—;围生期窒息、酸中毒、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则使肺血管收缩、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症(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PH),出现心房或导管水平的右向左分流,进一步加重病情。近年研究证明MAS可引起肺血管内皮损伤,并可使肺泡Ⅱ型细胞受损、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出现肺泡萎陷、肺透明膜形成等急性肺损伤表现,形成肺水肿、肺出血,使缺氧加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