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胎盘的形成:
1.羊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最内层。羊膜是附着在绒毛膜板表面的半透明薄膜。羊膜光槽,无血管、神经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弹性。正常羊膜厚0.05埘n,白内向外由单层无纤毛立方上皮细胞层、基底膜、致密层、成纤维细胞层和海绵层5层组成。电镜见上皮细胞表面有微绒毛,随妊娠进展而增多,以增强细胞的话动能力。
2.叶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占妊娠足月胎盘主要部分。晚期囊胚着床后,滋养层迅速分裂增生。内层为细胞滋养细胞,是分裂生长的细胞;外层为合体滋养细胞。是执行功能的细胞,由细胞滋养细胞分化而来。在滋养层内面有一层细胞称胚外中胚层,与滋养层共同组成绒毛膜。胚胎发育至13—21日时,为绒毛膜发育分化最旺盛的时期。此时胎盘的主要结构——绒毛逐渐形成。绒毛形成历经3个阶段:①一级绒毛:指绒毛膜周围长出不规则突起的舍体滋养细胞小梁,逐渐呈放射状排列,绒毛膜深部增生活跃的细胞滋养细胞也伸人进去,形成台体滋养细胞小粱的细胞中心索,此时或称初级绒毛,初具绒毛形态;二级绒毛:指初级绒毛继续增长,其细胞中心索伸展至合体滋养细胞的内层,且胚外中胚层也长人细胞中心索,形成间质中心索;⑧三级缄毛:指胚胎血管长人间质中心索。约在受精后第3周末,当绒毛内血管形成时。建立起胎儿胎盘循环。
与底蜕膜相接触的绒毛,因营养丰富发育良好,称叶状绒毛膜。从绒毛膜板伸出的绒毛于,逐渐分支形成初级绒毛干、次级绒毛干和三级绒毛干。向绒毛间隙伸展,形成终末绒毛网。绒毛末端悬浮于充满母血的绒毛间隙中的称游离绒毛,长人底蜕膜中的称固定绒毛。一个初级绒毛干及其分支形成一个胎儿叶,一个次级绒毛干及其分支形成一个胎儿小叶。一个胎儿叶包括几个胎儿小叶。每个胎盘有60—80个胎儿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00个胎儿小叶。由蜕膜板长出的胎盘隔。将胎儿叶不完全地分隔为母体叶,每个母体叶包含数个胎儿叶,每个母体叶有其独自的螺旋动脉供应血液。
每个绒毛干中均有脐动脉和脐静脉,随善绒毛干一再分支,脐血管越来越细。图40绒毛发育三阶段模式图最终成为毛细血管进人绒毛末端。胎儿血液以每分钟约500ml流量流经胎盘。
孕妇子宫螺旋动脉(也称子宫胎盘动脉)穿过蜕膜扳进入母体叶,血液压力约为60—80Hg,母体血液靠母体压差,以每分钟500ml流速进入绒毛间隙,绒毛闻隙的血液压力约为10—50mmng.再经蜕膜板流人蜕膜静脉网,此时压力不足8mmHgo母儿间的物质交换均在胎儿小叶的绒毛处进行。可见胎儿血液是经脐动脉直至绒毛毛细血管壁,经与绒毛间隙中的母血进行物质交换,两者不直接相通。而是隔着绒毛毛细血管壁、绒毛间质及绒毛表面细胞层,靠的是渗透、扩散和细胞选择力,再经脐静脉返回胎儿体内。母血则经底蜕膜螺旋动脉开口通向绒毛间隙内,再经开口的螺旋静脉返回孕妇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