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妇产科主治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产褥期的子宫的变化是怎样的?

跟着大纲来复习!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产褥期子宫变化如下,希望对各位妇产科主治医师考生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1.子宫体产褥期子宫变化

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子宫复旧,需时6周,主要变化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

(1)宫体肌纤维缩复:于产后1周子宫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于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子宫于产后6周恢复到孕前大小。子宫重量也逐渐减少,分娩结束时1000g,产后1周时500g,产后2周时300g,产后6周恢复至50~60g.

(2)子宫内膜再生:约于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部位外,宫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覆盖,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

2.子宫下段及宫颈变化

于产后2~3日,宫口仍可容纳2指。产后1周后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复原。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后4周宫颈恢复至非孕时形态。分娩时常发生宫颈外口3点及9点处轻度裂伤,使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一”字形横裂(已产型)。

医学教育网提供2020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备考经验、精炼知识点以及政策动态变化!医学教育网2020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全面热招中!欢迎了解~~~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妇产科主治医师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