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下,希望对各位妇产科主治医师考生有所帮助。
1、子宫胎盘血管病变
胎盘早剥多发生于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及慢性肾脏疾病的孕妇这些疾病引起全身血管痉挛、硬化,子宫底蜕膜也可发生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而破裂出血,在底蜕膜层与胎盘之间形成血肿,导致胎盘从子宫壁剥离。
2、机械因素
外伤如腹部直接被撞击或挤压、性交、外倒转术等均可诱发胎盘早剥。脐带过短或脐带缠绕相对过短,临产后胎儿下降,脐带牵拉使胎盘自子宫壁剥离。羊水过多突然破膜时,羊水流出过快或双胎分娩时第一胎儿娩出过快,使宫内压骤减,子宫突然收缩而导致胎盘早剥。
3、宫静脉压升高
妊娠晚期或临产后,若孕妇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妊娠子宫可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子宫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致使蜕膜静脉床淤血、破裂,引起胎盘剥离。
4、其他
(1)高龄孕妇、经产妇易发生胎盘早剥。
(2)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及吸食可卡因等是国外发生率增高的原因。
(3)胎盘位于子宫肌瘤部位易发生胎盘早剥。
(4)宫内感染、有血栓形成倾向的孕妇胎盘早剥发生率增高。
(5)有胎盘早剥史的孕妇再次妊娠发生胎盘早剥的风险明显增高。
推荐阅读:
上班族高效备考2021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这些方法可以尝试!
备考2021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记忆力差怎么办?
上文内容“胎盘早剥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想了解更多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妇产科主治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