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主治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互动交流
首页 > 妇产科主治医师 > 手术指导 > 正文

水囊引产术-妇产科手术指导

水囊引产术-妇产科手术指导

一、术前准备

1.必须住院引产。

2.术前检测阴道分泌物,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等,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做B超胎盘定位检查。

3.有条件时,应做宫颈管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4.备好无菌水囊(将18号导尿管插入双层避孕套内,排出套内及夹层间的空气,用丝线将避孕套套口结扎于导尿管上)。

5.术前阴道擦洗2或3次。

6.术前咨询,夫妻双方知情,签署同意书。

二、手术步骤

1.排空膀胱。

2.取膀胱截石位,外阴及阴道消毒与“负压吸宫术”相同。铺无菌孔巾。

3.检查事先备好的无菌水囊无漏气,并用注射器抽尽套内空气,用钳子夹住导尿管末端。

4.窥阴器扩开阴道,拭净阴道内积液,暴露宫颈。

5.宫颈及颈管用2.5%碘酊消毒后,用75%乙醇脱碘,或用碘伏等其他消毒液消毒。

6.子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或后唇。

7.将水囊顶端涂以无菌润滑剂,徐徐放入宫腔。放入时如遇出血则从另一侧放入,使水囊处于胎囊与子宫壁之间。水囊结扎处最好放在宫颈内口以上。

8.经导尿管注入所需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液体内可加亚甲蓝数滴,以便识别羊水或注入液。注入的液量根据妊娠月份大小,酌情增减,一般在300~500ml,缓慢注入,如有阻力应立即停止。也可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向水囊快速滴入。

9.导尿管末端用丝线扎紧。

10.将导尿管置于阴道穹处,阴道内填塞纱布数块,并记录纱布数。

11.一般放置24h取出水囊(先将水囊液体放出)。如宫缩过强、出血较多或有感染征象及胎盘早剥时,应提前取出水囊,并设法结束妊娠,清除宫腔内容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2.水囊取出后,根据子宫收缩情况,酌情加用缩宫素(催产素)。

(1)开始用5%葡萄糖液500ml加缩宫素(催产素)5U静脉滴注,根据宫缩情况用药量可逐渐递增,直至规律宫缩。最大浓度为5%葡萄糖液500ml内加缩宫素(催产素)20U.

(2)滴注时速度不宜过快,从每分钟8滴开始,并应有专人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宫缩、出血、腹痛以及子宫轮廓等。随时调整药物浓度及滴速,防止子宫破裂。

13.胎儿及胎盘娩出后,注意阴道出血情况,并常规应用子宫收缩药,预防产后出血。

14.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必要时清理宫腔。

15.检查阴道及宫颈,如有损伤应及时处理。

16.第1次水囊引产失败后,如无异常情况(指体温、脉搏、血象正常,子宫无压痛,阴道无脓性分泌物),休息72h后,应改用其他方法结束妊娠。

三、术后处置

1.填写中期妊娠引产记录(表1)、中期妊娠引产后观察记录(表2)及分娩记录(表3)。

2.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给予子宫收缩药物、回乳药物。

4.告知受术者注意事项。

(1)流产后休息1个月。

(2)注意外阴清洁卫生,预防感染。

(3)1个月内不宜房事及盆浴。

(4)流产后有阴道多量出血、发热、寒战、腹痛等,及时就诊。

(5)做好避孕指导,1个月后随访。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无忧实验班-妇产科主治医师

报名/考试不过 按协议重学

17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