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公共卫生助理医师复习资料
2014-08-12 16:03 来源:医学教育网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的知识点较多,以下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血源性传播:
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在发达国家献血后的血液都要检查肝炎病毒,因此在这些地区通过受血感染肝炎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母婴传播:
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围产期传播)。随着乙肝疫苗在新生儿中的大力推广,及其它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母婴传播得到极大控制。目前HBV-DNA阳性母亲分娩约有百分之九十通过干预成功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幼儿期感染:
幼儿期通过与受感染的家人密切接触而受隐性感染。
医源性传播:
注射、输血等,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经消毒或处理不当可造成传播。牙医和其它医学手术、美容手术(刺青、穿孔)。
性接触传播:
性交、同性恋性接触及未采取防护措施。
皮肤粘膜破损传播:
也有一定比例,如纹身、扎耳洞、内窥镜检查等。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