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高教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上层建筑B.经济基础
C.生产力D.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经济基础是()
A.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力水平
C.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D.在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
3.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者
B.原料、燃料、辅助材料
C.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D.劳动者的劳动、工具、厂房
4.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A.生产B.分配
C.交换D.消费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生产力B.生产关系
C.物质资料生产D.社会制度性质
6.在市场上,商品出售的最低界限是()
A.商品的价值B.商品的成本价格
C.商品的生产价格D.商品的市场价格
7.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8.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是()
A.简单劳动是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
B.简单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复杂劳动创造价值
C.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等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
D.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等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的若干倍
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
D.商品的效用决定
10.商品的两因素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11.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
A.必要劳动B.剩余劳动
C.具体劳动D.物化劳动
12.资本主义工资本质是()
A.工人劳动的报酬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
B.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D.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
14.资本从本质上说是()
A.生产中的机器设备
B.流通中的商品货币
C.银行中的货币存款
D.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15.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加()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同比例上升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同比例下降
C.不变资本比例上升,可变资本比例下降
D.不变资本比例下降,可变资本比例上升
16.资本积聚是指依靠()
A.组织股份公司来增大资本总额
B.将众多分散资本合并成大资本来增大资本总额
C.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总额
D.对中小资本的吞并来增大资本总额
17.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引起固定资本()
A.物质磨损B.有形损耗
C.无形磨损D.使用价值的损耗
18.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
A.资本周转经过阶段
B.资本周转在不同阶段的职能
C.资本周转顺利进行的条件
D.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及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9.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即可实现的是()
A.Ⅰv B.ⅠC.Ⅱ△cD.Ⅱ△v
20.下列各项中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不变资本的是()
A.以厂房形式存在的资本
B.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D.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
21.P……W′–G′G–W……P是()
A.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B.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D.借贷资本的循环公式
22.一块土地,每年可获得地租800元,银行的存款利率为5%,这块土地的理论价格为()
A.1.6万元B.1.4万元C.1万元D.0.4万元
23.土地的价格()
A.是资本化的地租
B.与地租成反比
C.与存款利息率成正比
D.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地下降
24.商业利润是商业店员()
A.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
B.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
C.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
D.全部劳动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
25.生产价格形成后,个别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更多利润属于()
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
C.垄断利润D.不当获利
26.资本主义地租是()
A.农业资本家向地主缴纳的对土地投资的利息
B.农业资本家为使用土地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全部M
C.农业资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资本折旧费
D.农业资本家由于租种土地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2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C.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D.无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
28.在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市场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C.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D.市场价格采取垄断价格形式
29.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
A.垄断价格B.垄断利润
C.垄断组织D.垄断竞争
30.垄断组织在购买原材料时实行的价格是()
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生产价格D.成本价格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抽象劳动是()
A.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形成价值的劳动
C.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D.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
E.创造使用价值
2.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3.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是()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
D.固定资本E.流动资本
4.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我们把资本分为()
A.固定资本B.不变资本C.流动资本
D.流通资本E.可变资本
5.劳动力商品价值构成要素包括()
A.劳动者用于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C.劳动者享受生活的费用
D.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E.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6.资本流通公式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在于()
A.前者以货币为媒介,后者以商品为媒介
B.前者以商品为媒介,后者以货币为媒介
C.前者为买而卖,后者为卖而买
D.前者为卖而买,后者为买而卖
E.前者的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货币,后者的目的在于获取使用价值
7.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说明()
A.财富在资本家手中积累
B.贫困在无产阶级方面积累
C.资本积累有利于消除相对过剩人口
D.资本积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E.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着对抗性
8.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A.I(v+m)>Ⅱc
B.I(c+m–)>Ⅱv+
C.I v+△v+ =Ⅱc+△c
D.I c+v+m=Ⅰc+△c+Ⅱc+△c
E.Ⅱc+v+m=Ⅰv+△v+ +Ⅱv+△v+
9.级差地租Ⅰ形成的条件()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C.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
D.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E.土地的位置不同
10.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A.竞争引起垄断
B.垄断消除了竞争
C.垄断使竞争更加激烈
D.竞争与垄断并存,并凌驾于垄断之上
E.垄断与竞争并存,并凌驾于竞争之上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共七题,任选五题,如七题都做,以前五题计分,后二题无效。)
1.简述商品生产的历史条件。
2.简述资本家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两种基本方法。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与区别。
4.简述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5.为什么说固定资本的更新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
6.简述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7.简述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共三题,任选二题,如三题都做,以前二题计分,后一题无效)
1.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
2.试述劳动二重性学说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
3.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