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的是( )
A.格B.式
C.比D.宪法
2.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
A.适用范围不同
B.制定和表达的方式不同
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
D.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
3.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是法律的( )
A.强制作用B.评价作用
C.指引作用D.教育作用
4.下列职权中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的是( )
A.解释法律
B.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
C.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D.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 )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C.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
A.继承权B.选举权
C.休息权D.物质帮助权
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处罚措施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罚款B.拘役
C.罚金D.管制
8.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 )
A.违反消防管理规定
B.策动国家工作人员叛变
C.盗窃公共场所的公共财物
D.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植物
9.环境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下列选项中属于环境保护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0.消费者和经营者就消费者权益产生争议而采取的解决途径,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是( )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请求人民检察院解决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对国有企业行使的职权是( )
A.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
B.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监督
C.对企业员工工资、奖金的分配
D.对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的任免、奖惩
12.17岁的甲在外在打工期间不慎将工友乙的照像机摔坏。此损失应由( )
A.乙自己承担B.甲的父母赔偿
C.甲本人赔偿D.甲与父母各赔偿一半
13.著作权的客体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的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下列选项中属于著作权的客体的是( )
A.历法B.计算机软件
C.时事新闻D.官方正式译文
14.下列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中,属于原始取得的是( )
A.买卖B.受赠
C.继承D.没收
15.在债的几种担保方式中,第三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第三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一种担保方式是( )
A.保证B.抵押
C.定金D.留置
16.甲对正在实施抢劫的乙进行制止时,造成乙身受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
A.防卫过当B.正当防卫
C.避险过当D.紧急避险
17.甲乙有仇。甲为害乙,暗自投毒于乙的水杯中后,又因害怕受到法律制裁而倒掉毒药,清洗水杯。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D.犯罪终止
18.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单位犯罪行为一律是过失行为
B.单位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C.单位犯罪行为一般是为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行为
D.单位犯罪必须是经单位决策机构决定或者由单位负责人决定实施的行为
19.能够引人奋发上进,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的人生目的是( )
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B.金钱拜物教的人生目的
C.“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
D.“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的人生目的
20.在今天,社会倡导、人们呼唤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艰苦创业、大胆革新、乐于奉献等理想人格,并以此作为做人的楷模和标准。这样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理想中( )
A.生活理想的内容B.职业理想的内容
C.道德理想的内容D.社会理想的内容
2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民族独立,当家作主求解放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2.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是( )
A.大胆畅想美好未来B.努力保持心理健康
C.模范遵守社会公德D.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2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衡量一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根本标准是( )
A.集体主义原则B.个人主义原则
C.享乐主义原则D.等价交换原则
24.下列选项中,属于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
A.尊老爱幼B.助人为乐
C.爱岗敬业D.文明礼貌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这句话说明,恋爱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
A.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欲望B.人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地位
C.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D.人的外貌特征和仪表形象
26.勤奋努力,不辞辛苦地劳动或工作,不断地创造财富,合理地使用能源和资源,珍惜劳动成果,爱惜时间,不懒惰,不奢侈浪费。这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范畴中( )
A.正直无私的要求B.忠诚守信的要求
C.仁爱互助的要求D.勤劳节俭的要求
27.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
A.过分地恭维对方B.神情严肃,不苟言笑
C.善于体察对方的心境D.人际空间距离尽可能拉近
28.对友谊的错误理解是( )
A.友谊需要双方以热情来投入
B.友谊需要以谅解的态度来
护理 C.友谊需要互相利用的等价交换
D.友谊需要平等、互尊、互助、互爱的心理默契
2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强调了,进行自我修养要( )
A.认真读书,求得真知B.躬行实践,知行统一
C.常思己过,有则改之D.学习榜样,积极进权
30.人生境界是人生修养所要达到的目标。下列有关人生境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生境界的完善是相对的和无止境的
B.人生境界可以不断地提升,但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层次上
C.人生境界的内容和形式,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D.处于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环境的人,所追求和达到的人生境界是相同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有( )
A.公开投票的原则
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E.代表对选民和原选举单位负责,并接受其监督的原则
32.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市场主体方面的法律文件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3.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 )
A.缴纳罚金B.赔偿损失
C.偿付违约金D.接受行政处罚
E.继续全面履行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刑罚中属于主刑的有( )
A.拘役B.管制
C.有期徒刑D.没收财产
E.剥夺政治权利
35.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 )
A.理想不等同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
B.在任何条件下,理想都能够转化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
D.现实是不完善和有缺陷的,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否定
E.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是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36.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
A.信念可以左右人们对事物的评判
B.信念可以成为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的一部分
C.信念可以成为人们追求目标的强大动力
D.信念可以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思想出发点
E.信念表达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37.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内容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
A.集体主义会束缚个人,限制“个性”
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是集体主义的应有之义
C.集体主义为个人的个性发展、价值实现提供了广阔天地
D.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
E.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作出牺牲
38.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动准则。下列行为中,遵守了社会公德的有( )
A.语言文明,不恶语伤人
B.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
C.自觉提高法律意识,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D.爱护道路旁的交通设备、电话亭、邮筒等,不损坏,不滥用
E.对在公共生活中某些人不守秩序的行为积极干预,予以制止
39.我国古代注释家把“德”注释为“得”,认为德是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事而心有所得。这个解释表达的意思有( )
A.道德品质是道德规范在个人行为中的实现
B.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唯一途径是道德教育
C.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客观内容和外在表现
D.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依赖于个人的社会实践
E.道德品质是个人在一次两次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
40.现代人的自我修养应包括心理修养,即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此,要( )
A.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自我调节
B.发展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E.正确地对待环境和客观地认识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41、43题各5分,第42题4分,第44、45题各6分,共26分)
41.简述宪法的概念及主要特征。(5分)
42.简述行政法的概念及分类。(4分)
43.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任务有哪些?(5分)
44.简述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含义和基本内容。(6分)
45.培养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应从哪几方面着手?(6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题12分,47题12分,共24分)
46.结合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12分)
47.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