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网校

首页 > 卫生网校 > 医学自考 > 正文

2000年(上)邓小平理论概论答案

    一、单选题

  1、C 2、B 3、C 4、C 5、C 6、B 7、A 8、B 9、D l0、C 11、B l2、A 13、C l4、C l5、C 16、D 17、C 18、D 19、D 20、A 21、A 22、A 23、D 24、A 25、A

  二、多选题

  1、BDE 2、ABCDE 3、ABCDE 4、CDE 5、ABCD 6、ACDE 7、ACD 8、BCD 9、ACE l0、ABCD 11、ABCE l2、ABCD l3、ABCD 14、ABCDE l5、ABDE 16、ABCDE l7、ABDE l8、AB l9、ABC 20、ABCDE 21、ABCE 22、ABC 23、BDE 24、ABCD 25、ABCD

  三、简答题

  1、答:(1)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两人目标是互为条件的。

  (2)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高设发展为条件的。如果经济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那么无论用什么办法进行分配,都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如果企图立即实现消灭剥削和同步富裕,搞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必然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经济发展受到挫折,带来共同贫穷。因此提高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物质基础。

  (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2、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所以,正确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问题,是因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和准确把握。

  3、答:邓小平认为,农业是根本。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大力发展农业。这是因为: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阵。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生活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本世纪末能否达到小康水平:农产品又是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又直接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物价稳定,社会安定。

  最后,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它已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4、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有三种职能: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行政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主要任务。具体来说,主要是:

  (l)实现政企分开,即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分开。

  (2)分离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进行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进行监督,制定和执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

  (3)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以适应政企分开和政府国有资产所有权与宏观经济调控权的分离的需要。同时,按市场经济要求精简机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5、答:(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6、答:(1)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这是永载史册的民族盛事,也是二十世纪世界历史上重大事件。

  (2)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成功,标志着中国人在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作出了新贡献。

  (3)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必将推动两岸关系,对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产生积极影响。

  四、论述题

  1、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当代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战后逐步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深刻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

  (2)邓小平理论是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理论,因为它所坚持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的中国分色。

  (3)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当代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的基本问题,它还要随着时代有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共十一大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体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2、答:(1)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第二,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谋取暴利。第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先富的要带动后富,不搞两极分化。

  (2)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因为在带动人们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它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示范作用、帮助作用、带动作用。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但又不能使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实现同等到程度的富裕,只能通过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先富和后富是目标和手段,目的和途径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出来。如果离开先富谈共富,“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离开共富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
精品课程

小儿推拿保健师

3980起

立即购买
热点推荐:
考生必看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