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肿瘤学基础 |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 一、 肿瘤流行病学 |
(一)基本概念 |
1.定义 |
熟练掌握 |
| 2.任务 |
| 3.研究对象 |
| 4.研究的经典方法 |
熟悉 |
| 5.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
熟练掌握 |
| 6.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来源 |
| 7.恶性肿瘤死亡率 |
掌握 |
| 8.构成比与率的区别 |
掌握 |
| 9.标准化率 |
掌握 |
| (二)恶性肿瘤的流行情况 |
|
了解 |
| (三)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
|
熟悉 |
(四)恶性肿瘤的 “三级预防措施” |
|
掌握 |
| (五)肿瘤的化学干预 |
|
熟悉 |
二、肿瘤的病因及发生发展 |
(一)癌变认识 |
肿瘤的基本特征及定义,致癌因素 |
掌握 |
| (二)致癌病因 |
环境致癌因素的分类及其引起癌变的机理 |
掌握 |
| (三)癌变过程 |
细胞癌变的多阶段过程及每个阶段的特 征。癌的发生影响因素 |
掌握 |
| 三、肿瘤分子生物学基础 |
(一)肿瘤细胞的物质代谢和酶学 |
1.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掌握 |
| 2.糖代谢的改变 |
| 3.核酸代谢的改变 |
| 4.蛋白质代谢的改变 |
| (二)酶学的改变 |
1.酶学改变的意义 |
了解 |
| 2.胎儿和胎盘同工酶谱表达 |
| 3.异位性表达 |
| (三)肿瘤细胞膜表面特性改变与转移 |
1.癌细胞膜的通透性表现异常 |
熟悉 |
| 2.蛋白激酶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关系 |
| (四)肿瘤标记物和生化诊断 |
1.肿瘤标记物 |
掌握 |
| (1)肿瘤标记物的临床应用 |
| (2)肿瘤标记物的分类 |
| 2.肿瘤的生物化学诊断 |
|
| (五)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
1.定义 |
熟练掌握 |
| 2.癌基因的激活途径 |
熟练掌握 |
| 3.癌基因产物的生物化学特性 |
掌握 |
| 4.癌基因的协作与抑癌基因的丢失 |
掌握 |
| (六)肿瘤的生物治疗 |
肿瘤的生物治疗:包括肿瘤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生物工程产品的治疗 |
掌握 |
| 四、肿瘤病理学及细胞学 |
(一)肿瘤的概念 |
1.肿瘤的异型性 |
掌握 |
| (1)概念 |
| (2)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
| (3)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
| 2.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
了解 |
| (1)肿瘤的生长方式 |
| (2)肿瘤的扩散方式 |
| (3)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机制 |
| 3.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
熟练掌握 |
| 4.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
了解 |
| 5.恶性肿瘤的早期病变 |
熟练掌握 |
| (1)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 |
| (2)非典型增生 |
| (3)原位癌 |
| 6.癌与肉瘤的区别 |
掌握 |
| 7.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 |
了解 |
| (1)常见类型 |
| (2)病变特点 |
| 8.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 |
了解 |
| (1)常见类型 |
| (2)概念 |
| 9.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方法 |
掌握 |
| (1)常见基本方法 |
| (2)组织化学染色 |
| (3)免疫组化染色 |
| (4)表达上皮、间叶、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记物 |
| 10.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
熟悉 |
| (1)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几种常见的癌基因及其激活方式和相关的人类肿瘤 |
| (2)环境易致癌因素 |
熟悉 |
| (二)各系统肿瘤的病理特征 |
1.心血管系统 |
|
| (1)动脉瘤的形态学类型 |
了解 |
| (2)根据动脉瘤壁的结构分类 |
| 2.呼吸系统 |
|
| (1)肺癌 |
|
| (2)病因 |
熟悉 |
| (3)组织发生 |
熟悉 |
| (4)病理分类 |
熟练掌握 |
| (5)临床病理联系 |
掌握 |
| (6)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
了解 |
| 3.鼻腔及鼻窦的恶性肿瘤 |
了解 |
| (1)咽部恶性肿瘤 |
熟练掌握 |
| (2)鼻咽癌的病因,病理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
了解 |
| (3)喉癌的发生特点及病理改变 |
了解 |
| 4.消化系统 |
|
| (1)食管癌 |
|
| ① 病因 |
了解 |
| ② 病理改变 |
熟练掌握 |
| ③ 影响预后因素 |
熟悉 |
| (2)胃癌 |
|
| ① 病变分期及特点 |
熟练掌握 |
| ② 组织发生 |
熟悉 |
| ③ 分子研究进展 |
了解 |
| (3)胃肠道间质瘤的病变特点 |
掌握 |
| (4)壶腹癌的病变特点 |
掌握 |
| (5)消化道类癌的病变特点 |
了解 |
| (6)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 |
了解 |
| (7)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
熟练掌握 |
| (8)胰腺癌的病变特点 |
了解 |
| 5.淋巴造血系统 |
|
| (1)巨大淋巴结增生病变特点 |
掌握 |
| (2)恶性淋巴瘤 |
熟练掌握 |
| ① 何杰金氏淋巴瘤:组织类型及特点 |
| ②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
| 帽带细胞淋巴瘤病变特点辅助诊断要点 |
| Burkia淋巴瘤的病变特点辅助诊断要点 |
了解 |
|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病变特点 |
熟练掌握 |
| (3)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变特点 |
了解 |
| 6.泌尿系统 |
|
| (1)膀胱癌 |
掌握 |
| (2)肾细胞癌 |
掌握 |
| (3)肾母细胞瘤 |
了解 |
| 7.女性生殖系统 |
|
| (1)外阴尖锐湿疣 |
掌握 |
| (2)子宫颈 |
熟练掌握 |
| ① 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
|
| ② 子宫颈原位癌 |
|
| ③ 宫颈上皮内新生物(IN) |
掌握 |
| ④ 子宫颈癌常见类型 |
|
| (3)绒毛膜癌 |
了解 |
| (4)卵巢肿瘤 |
|
| ① 分类 |
掌握 |
| ② 各类型主要肿瘤的病变特点 |
熟练掌握 |
| 8.乳腺 |
|
| (1)纤维性囊性乳腺病的病变特点及临床意义 |
掌握 |
| (2)乳腺癌 |
熟练掌握 |
| 9.男性生殖系统 |
|
| (1)精原细胞瘤病变特点 |
掌握 |
| (2)前列腺癌 |
了解 |
| 10.内分泌系统 |
|
| (1)几种内分泌器官常见肿瘤的病变特点(甲状腺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胰岛细胞瘤) |
掌握 |
| (2)异位产生激素的肿瘤 |
了解 |
| 11.皮肤系统 |
|
| (1)owen病 |
了解 |
| (2)皮肤鳞状细胞癌 |
熟悉 |
| (3)皮肤基底细胞癌 |
了解 |
| (4)乳腺外Paget病 |
熟悉 |
| (5)恶生黑色素瘤 |
熟练掌握 |
| ① 病变特点 |
| ② 诊断及辅助诊断 |
| ③ 鉴别诊断 |
| ④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 (6)Kposi肉瘤的病变特点和鉴别诊断 |
熟悉 |
| (7)蕈样霉菌病 |
掌握 |
| 12.骨关节系统 |
|
| (1)骨肉瘤 |
掌握 |
| (2)Ewing肉瘤 |
掌握 |
| 13.软组织系统 |
|
| (1)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熟练掌握 |
| (2)横纹肌肉瘤 |
| (3)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
| (4)结节性筋膜炎 |
| 五、肿瘤免疫学基础 |
(一)瘤抗原及其呈递和识别 |
1.肿瘤抗原 |
熟练掌握 |
| (1)基本特点:免疫原性;特异性;免疫反应性 |
| (2)按肿瘤抗原与肿瘤的关系分两类 |
| ①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STA) |
| ② 肿瘤相关抗原(TAA) |
| (3)可作为肿瘤排斥性的抗原 |
| 2.肿瘤抗原的提呈加工 |
掌握 |
| (1)MHCⅠ类分子限制性抗原的加工提呈 |
| (2)MHCⅡ类分子限制性抗原的加工提呈 |
| 3.T细胞识别与协同 |
掌握 |
| (二)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
1.T淋巴细胞 |
熟练掌握 |
| (1)T淋巴细胞的标志 |
| (2)T细胞抗肿瘤作用的机制 |
| 2.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NK) |
熟练掌握 |
| (1)NK细胞表面标志 |
熟练掌握 |
| (2)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
| 3.巨噬细胞(MF) |
熟悉 |
| (1)巨噬细胞表面标志 |
| (2)MF抗肿瘤作用 |
| ① 特点 |
| ② 杀伤机制 |
| 4.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 |
熟练掌握 |
| (1)DC表面标志 |
| (2)DC诱导抗肿瘤免疫 |
| 5.体液免疫:(++) |
掌握 |
| 抗体抗肿瘤作用机制 |
| 6.细胞因子的抗肿瘤作用 |
|
| (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e,IL) |
掌握 |
| (2)白细胞介素2(IL-2) |
掌握 |
| (3)干扰素(interferon,IFN) |
掌握 |
| (4)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 |
掌握 |
| (5)集落刺激因子(CSF)和血细胞生成因子 |
了解 |
| (三)肿瘤逃避免疫攻击的机理 |
1.瘤细胞缺乏激发机体免疫系统所必需的成分 |
了解与 掌握 |
| 2.免疫选择 |
| 3.免疫抑制性细胞 |
| 4.淋巴因子产生异常与Th1/Th2漂移 |
| 5.免疫抑制因子 |
| 6.免疫细胞应细胞功能异常 |
| (四)瘤免疫学诊断 |
肿瘤标志物 |
熟练掌握 |
| (五)肿瘤免疫治疗 |
1.非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
掌握 |
| 2.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
| 3.细胞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immunotherapy) |
| 4.抗体导向治疗 |
| 六、肿瘤影像学诊断 |
(一)头颈部肿瘤影像诊断部分 |
颅底的正常解剖 |
|
| 1.蝶骨的正常结剖 |
掌握 |
| 2.翼腭窝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熟练掌握 |
| 3.颅底的主要孔道及其内部结构 |
了解 |
| (二)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 |
1.鼻咽的正常解剖 |
熟悉 |
| 2.鼻咽癌的临床表现 |
熟悉 |
| 3.鼻咽癌颅内蔓延途径 |
掌握 |
| 4.鼻咽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选择 |
熟练掌握 |
| 5.鼻咽癌的影像学表现 |
掌握 |
| 6.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
掌握 |
| (三)喉及下咽癌的影像学诊断 |
喉的正常解剖 |
熟悉 |
| (四)颈部软组织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
1.颈部淋巴结的分区 |
掌握 |
| 2.淋巴结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 |
熟练掌握 |
| 3.神经源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
掌握 |
| (五)腮腺间隙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
1.腮腺的正常解剖 |
掌握 |
| 2.影象学检查方法及选择 |
熟悉 |
| 3.腮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
了解 |
| (六)甲状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
1.影象学检查方法及选择 |
熟悉 |
| 2.甲状腺癌的分类 |
熟练掌握 |
| 3.甲状腺病变的影像表现 |
掌握 |
| 4.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
熟练掌握 |
| (七)肺癌影像诊断 |
1.肺癌影像诊断方法及选择 |
掌握 |
| 2.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表现 |
掌握 |
| 3.肺癌的其它表现 |
熟悉 |
| (八)乳腺癌影像诊断 |
1.影像学检查方法 |
|
| (1)乳腺X线摄影 |
熟练掌握 |
| (2)超声在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特殊作用 |
| (3)CT扫描在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
熟悉 |
| (4)MRI在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
了解 |
| (5)乳腺导管造影的适应证 |
掌握 |
| (6)放大摄影的特点 |
了解 |
| 2.乳腺癌的征象 |
|
| (1)乳腺肿块是乳腺癌的直接征象及表现 |
熟练掌握 |
| (2)微小钙化在乳腺癌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及其表现 |
| (3)乳头凹陷和皮肤增厚是乳腺癌的间接征象 |
掌握 |
| |
(4)乳腺癌血管异常的机制 |
熟悉 |
| (九)食管癌影像诊断 |
1.食管癌的分布区域及发病率 |
熟悉 |
| 2.食管癌的分期 |
掌握 |
| 3.食管癌各种优越性和局限性 |
熟练掌握 |
| 4.食管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症状,癌及良性肿瘤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
掌握 |
| (十)胃癌影像诊断 |
1.影像检查方法 |
|
| (1)X线钡餐造影、超声、CT和MRI的适用范围 |
熟练掌握 |
| (2)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优劣及互补性 |
熟悉 |
| 2.影像学检查表现 |
|
| (1)胃癌在各种影像检查中的基本征象 |
熟悉 |
| (2)引起影像表现的相关病理基础 |
了解 |
| 3.胃癌的鉴别诊断 |
|
| (1)胃溃疡 |
熟悉 |
| (2)胃炎 |
熟悉 |
| (3)胃粘膜巨大肥厚症 |
熟悉 |
| (4)胃淋巴瘤 |
熟悉 |
| 4.在胃癌手术后随诊中的作用 |
|
| (1)胃癌术后随诊的基本原则 |
掌握 |
| (2)残胃癌与胃癌复发的概念 |
熟悉 |
| (十一)肠癌影像诊断 |
1.小肠癌的发病情况 |
熟悉 |
| 2.小肠各种影像检查方法优越性和局限性,小肠癌的X线表现 |
熟练掌握 |
| 3.大肠癌的发病情况 |
熟悉 |
| 4.大肠各种影像检查方法优越性和局限性,大肠癌的X线表现,大肠癌的超 声、CT、MRI表现 |
熟练掌握 |
| 5.大肠癌各种术式术后复查的影像检查方法及其优越性和局限性 |
掌握 |
(十二)肝癌影像诊断 |
1.肝癌发病情况:分布区域及发病率 |
熟悉 |
| 2.肝癌的分期 |
掌握 |
| 3.肝癌影像检查方法 |
熟练掌握 |
| 4.肝癌的临床症状 |
了解 |
| 5.熟练肝癌的超声、CT、MRI的典型表现 |
熟练掌握 |
(十三)胆道疾病影象诊断 |
1.胆道疾病检查方法 |
了解 |
| 2.胆道系统解剖 |
熟悉 |
| 3.胆道疾病超声表现 |
掌握 |
| (十四)胰腺癌影像诊断 |
1.影像学检查方法 |
|
| (1)熟练超声在胰腺癌诊断当中的价值 |
熟练掌握 |
| (2)熟练CT扫描的重要作用 |
| (3)MRI和MRCP的应用前景 |
掌握 |
| (4)ERCP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 |
熟悉 |
| (5)PTC临床应用现状 |
了解 |
| (6)血管造影应用的局限性 |
了解 |
| (7)消化道造影的诊断价值和局限性 |
熟悉 |
| 2.胰腺癌的影像表现 |
熟练掌握 |
| (十五)恶性淋巴瘤影像诊断 |
1.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选择 |
熟练掌握 |
| (1)胸部 |
熟练掌握 |
| ①胸片;②CT;③MRI;④B超 |
熟练掌握 |
| (2)腹部 |
熟练掌握 |
| ①CT;②B超;③胃肠造影 |
熟练掌握 |
| 2.影像学表现 |
|
| (1)胸部 |
|
| ① 胸部淋巴结受侵 |
掌握 |
| A.胸片表现 |
掌握 |
| B.CT表现 |
掌握 |
| ② 肺部受侵 |
|
| A.肺炎型 |
熟悉 |
| B.结节或团块 |
熟悉 |
| C.间质型 |
熟悉 |
| D.浸润型 |
熟悉 |
| ③ 胸壁或胸膜受侵 |
|
| A.胸膜受侵:胸水、结节或片状阴影 |
熟悉 |
| B.胸壁受侵:胸壁肿物,骨质破坏 |
了解 |
| C.鉴别诊断 |
了解 |
| (2)腹部 |
|
| ① 腹部淋巴结受侵 |
掌握 |
| ② 胃淋巴瘤的特点:病变大,范围广,胃壁增厚,可为单发结节或多发结节 |
熟悉 |
| ③ 脾受侵表现 |
|
| A.B超表现 |
熟悉 |
| B.CT表现 |
熟悉 |
| ④ 肝受侵 |
|
| A.弥漫型 |
了解 |
| B.结节型 |
了解 |
| ⑤ 肾受侵 |
|
| A.影像学表现可为阴性 |
了解 |
| B.弥漫浸润型 |
了解 |
| C.多结节型 |
了解 |
| D.单发大肿块型 |
了解 |
| E.腹膜后病变侵犯肾 |
了解 |
| 七、肿瘤核医学 |
(一)核医学概述 |
1.核医学基本内容及分类 |
了解 |
| 2.核素显像的基本原理、基本条件和显像种类 |
| (二)肿瘤核医学 |
1.骨显像的临床意义 |
熟练掌握 |
| 2.熟练甲状腺核素显像的临床意义 |
熟练掌握 |
| 3.肝显像及肝血池显像的临床应用 |
掌握 |
| 4.肾图的临床应用 |
熟练掌握 |
| (三)放射性核素治疗 |
1.甲状腺癌核素I311治疗 |
熟练掌握 |
| 2.骨转移癌的核素治疗 |
| 八、临床研究方法 |
|
1.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和ICH的概念 |
掌握 |
| 2.新药临床试验的发展;不同年代所出现的问题;我国药品法的出台;国际(特别是ICH)和国内的进展 |
了解 |
| 3.观察项目和终点:不良反应、疗效、缓解期和生存期、生活质量 |
熟练掌握 |
| 4.进入新药临床试验的新药应具备的条件:临床前资料,病理诊断,临床试用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临床医师所具备的条件 |
掌握 |
| 5.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赫尔辛基宣言;循证医学的重要性;GCP的核心即安全性与科学性 |
了解 |
| 6.临床试验的分期和特点:新药临床试验分四期;熟练每期临床试验的目的 |
熟练掌握 |
| 7.存在的问题 |
了解 |
|
第二章 肿瘤的治疗 |
|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 一、肿瘤外科学总论 |
|
1.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 |
掌握 |
| 2.诊断性手术、治愈性手术、姑息性手术的概念、分类 |
掌握 |
| 3.肿瘤的康复与重建手术、预防性手术的概念 |
了解 |
| 4.肿瘤外科的作用 |
了解 |
| 二、肿瘤放疗学总论 |
(一)放射物理方面 |
1.电离辐射的种类,放射线剂量单位, 常用的放射治疗设备 |
掌握 |
| 2.照射方法,外照射剂量学原则 |
了解 |
| 3.放射治疗的实施过程应 |
熟悉 |
| (二)放射生物方面 |
1.放射线对生物体的作用 |
掌握 |
| 2.放射线的作用与剂量的关系,分割照射过程中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反应,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的特点 |
了解 |
| 三、肿瘤内科治疗总论 |
(一)历史的回顾和现状 |
1.抗肿瘤药物发展的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
熟悉 |
| 2.近年来机制新颖的抗肿瘤药物 |
掌握 |
| (二)内科治疗水平 |
治愈率在30%以上、术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愈率、可以明显延长生存的以及尚未证明可以延长生存期的的肿瘤 |
熟练掌握 |
| (三)合理用药 |
1.注意化疗在肿瘤的治疗中所扮演的角色 |
熟悉 |
| 2.化疗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之间的关系 |
了解 |
| 3.综合治疗定义 |
熟练掌握 |
| 4.内科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时机 |
掌握 |
| 5.细胞增殖动力学原理以及化疗的时机 |
掌握 |
| 6.化疗中肿瘤的负荷和肿瘤细胞的异质性 |
熟悉 |
| 7.耐药的机制问题(先天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 |
掌握 |
| 8.细胞凋亡和分化诱导根治的概念 |
熟悉 |
| 9.剂量强度的定义 |
熟练掌握 |
| 10.剂量强度与某些肿瘤的线性关系 |
| 11.用药途径;合理用药 |
掌握 |
| 12.个体化给药 |
|
| (四)半个世纪以来肿瘤治疗所出现的现象和规律,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药物的出现以及肿瘤学科发展的前景 |
|
了解 |
| 四、肿瘤的生物治疗 |
(一)生物治疗 |
1.定义 |
掌握 |
| 2.生物治疗日益发展的基础 |
了解 |
| (二)生物反应调节剂 |
概念、种类 |
掌握 |
| (三)各类生物治疗的概况 |
1.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如IFN-a、 IL-2、G-CSF |
熟悉 |
| 2.过继免役治疗,如LAK、TIL、IVS |
熟悉 |
| 3.肿瘤疫苗情况 |
了解 |
| 4.单克隆抗体在诊断、治疗上的应用、 |
掌握 |
| 5.肿瘤基因治疗 |
了解 |
| 6.生物治疗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