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求 |
一、绪论 |
1.概况 |
(1)麻醉学发展简史 |
了解 |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临床麻醉学的特点 |
熟悉 |
2.任务及范围 |
麻醉学专业的范围及其任务 |
熟悉 |
3.麻醉的分类 |
(1)麻醉方法分类 |
熟悉 |
(2)亚麻醉学科分类 |
了解 |
二、麻醉前对病情的估计 |
1.意义 |
麻醉前检诊的重要性及其目的 |
了解 |
2.内容 |
(1)ASA病情分级 |
掌握 |
(2)对全身情况的评估 |
熟悉 |
(3)对呼吸系统的评估 |
掌握 |
(4)对心血管系统的评估 |
掌握 |
(5)对肝功能的评估 |
熟悉 |
(6)对内分泌系统的评估 |
熟悉 |
(7)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评估 |
熟悉 |
(9)对胃肠道功能的评估 |
熟悉 |
(10)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态的评估 |
掌握 |
(11)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因素 |
了解 |
(12)对麻醉前治疗用药的评估 |
掌握 |
三、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
1.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 |
(1)对体格方面进行准备的内容 |
掌握 |
(2)如何对病人进行精神方面的准备 |
2.麻醉选择的原则 |
麻醉选择的依据 |
掌握 |
3.麻醉前用药 |
(1)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
掌握 |
(2)常用药物 |
熟悉 |
(3)麻醉前用药的基本原则 |
掌握 |
4.麻醉设备的准备与检查 |
麻醉设备的准备与检查 |
熟悉 |
四、气管和支气管内插管 |
1.插管前准备及麻醉 |
(1)插管困难程度的评估 |
掌握 |
(2)气管插管用具及其准备 |
熟悉 |
(3)插管前麻醉方法 |
熟悉 |
2.气管内插管 |
(1)气管内插管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掌握 |
(2)气管内插管的方法及插管困难时的插管方法 |
熟悉 |
3.支气管内插管 |
(1)支气管内插管的适应证 |
掌握 |
(2)支气管内插管的方法 |
熟悉 |
4.拔管术 |
可拔除导管的指征 |
掌握 |
5.气管、支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 |
(1)插管即时并发症 |
掌握 |
(2)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 |
掌握 |
(3)拔管时的并发症 |
掌握 |
(4)拔管后的并发症 |
熟悉 |
五、全麻的诱 导、维持和苏醒 |
1.全麻的诱导 |
(1)全麻诱导的注意事项 |
掌握 |
(2)常用的诱导方法 |
熟悉 |
2.全麻的维持 |
全麻维持期的注意事项 |
掌握 |
3.全麻的苏醒 |
避免全麻苏醒时间延迟的麻醉技巧 |
了解 |
4.对全麻深浅的判断 |
|
掌握 |
六、吸入麻醉 |
1.吸入麻醉的定义 |
|
了解 |
2.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 |
(1)常用吸入麻醉药的可控性大小和麻醉强度 |
熟悉 |
(2)常用吸入麻醉药对机体的影响 |
3.常用的吸入麻醉装置的主要构成 |
(1)常用吸入麻醉装置的主要构成 |
掌握 |
(2)常用吸入麻醉方法分类及其定义 |
掌握 |
(3)常用的吸入麻醉方法 |
熟悉 |
4.吸入麻醉期间的观察与管理 |
观察和麻醉管理要点 |
掌握 |
七、静脉全身麻醉 |
1.硫喷妥钠静脉麻醉 |
(1)麻醉体征 |
熟悉 |
(2)麻醉方法 |
掌握 |
(3)适应证和禁忌证 |
掌握 |
(4)并发症 |
了解 |
2.氯胺酮麻醉 |
(1)麻醉方法 |
掌握 |
(2)适应证与禁忌证 |
掌握 |
(3)并发症 |
熟悉 |
3.羟丁酸钠静脉麻醉 |
(1)麻醉方法 |
熟悉 |
(2)适应证和禁忌证 |
(3)并发症 |
4.咪达唑仑静脉麻醉 |
(1)麻醉方法 |
掌握 |
(2)适应证和禁忌证 |
掌握 |
(3)并发症 |
了解 |
5.依托咪酯静脉麻醉 |
(1)麻醉方法 |
掌握 |
(2)适应证和禁忌证 |
掌握 |
(3)并发症 |
了解 |
6.异丙酚静脉麻醉 |
(1)麻醉方法 |
掌握 |
|
(2)适应证和禁忌证 |
掌握 |
7.芬太尼静脉麻醉 |
(1)麻醉方法 |
掌握 |
(2)适应证 |
掌握 |
(3)应用注意事项 |
熟悉 |
八、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
1.在麻醉期间的应用 |
(1)肌松药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
掌握 |
(2)用药选择的基本原则 |
熟悉 |
2.常见的不良反应 |
(1)肌松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
了解 |
(2)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或机制 |
3.影响肌松药作用的因素 |
(1)影响肌松药的药代动力学的因素 |
熟悉 |
(2)影响其药效动力学的因素 |
(3)影响肌松药作用的药物相互作用 |
4.肌松药的拮抗 |
(1)使用肌松药的拮抗药的指征 |
掌握 |
(2)对肌松药残余作用的拮抗方法 |
熟悉 |
(3)进行对肌松药拮抗时的注意事项 |
熟悉 |
5.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 |
(1)不同神经刺激模式的临床意义 |
了解 |
(2)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 |
九、局部麻醉 |
1.局部麻醉的含义、习惯上所称局部麻醉的特点 |
|
了解 |
2.常用局麻药的临床评价 |
(1)常用局麻药相对的作用强度和毒性 |
熟悉 |
(2)常用局麻药的使用浓度、作用持续时间和一次最大剂量(除外脊麻和表面麻醉) |
掌握 |
3.局部麻醉方法 |
(1)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的适应证、麻醉方法和应用注意事项 |
熟悉 |
(2)颈神经丛阻滞及臂神经丛阻滞麻醉的适应证、常用方法和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
掌握 |
十、椎管内麻醉 |
1.蛛网膜下隙阻滞 |
(1)对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
熟悉 |
(2)操作与麻醉管理 |
掌握 |
(3)适应证与禁忌证 |
掌握 |
(4)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
熟悉 |
2.硬脊膜外阻滞 |
(1)硬脊膜外阻滞对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 |
熟悉 |
(2)操作与麻醉管理 |
掌握 |
(3)适应证与禁忌证 |
掌握 |
(4)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
熟悉 |
十一、复合麻醉 |
1.复合麻醉的应用原则 |
|
掌握 |
2.静吸复合麻醉 |
(1)麻醉方法特点 |
掌握 |
(2)应用注意事项 |
熟悉 |
3.全凭静脉麻醉 |
(1)常用全凭静脉麻醉的药物组成 |
熟悉 |
(2)麻醉方法 |
掌握 |
(3)应用注意事项 |
熟悉 |
4.全麻与非全麻的复合 |
(1)优点 |
了解 |
(2)常用的复合方法 |
掌握 |
十二、低温在麻醉中的应用 |
1.低温的特点及其适应证 |
|
熟悉 |
2.低温的实施 |
(1)降温及复温的方法和相应管理 |
掌握 |
(2)低温期间的注意事项 |
掌握 |
(3)必要的监测 |
熟悉 |
3.并发症 |
(1)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引起的原因 |
熟悉 |
(2)预防和处理原则 |
掌握 |
十三、控制性降压在麻醉中的应用 |
1.控制性降压的理论基础 |
(1)控制性降压的定义 |
了解 |
(2)施行控制性降压的理论基础 |
了解 |
(3)控制性降压对机体的影响 |
熟悉 |
2.控制性降压的实施 |
(1)适应证和禁忌证 |
掌握 |
(2)常用的药物降压方法及其监测与管理 |
3.并发症 |
(1)易引起并发症的有关因素 |
熟悉 |
(2)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
掌握 |
十四、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
1.呼吸道梗阻 |
(1)呼吸道梗阻的临床表现及病因 |
熟悉 |
(2)呼吸道梗阻的预防和处理 |
掌握 |
2.呼吸抑制 |
(1)呼吸抑制的临床表现和病因 |
熟悉 |
(2)呼吸抑制的预防和处理原则 |
掌握 |
3.低血压和高血压 |
(1)引起低血压或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
熟悉 |
(2)预防和处理原则 |
掌握 |
4.心肌缺血 |
(1)麻醉期间引起心肌缺血(或加重)的常见原因 |
熟悉 |
(2)麻醉期间心肌缺血的诊断方法 |
熟悉 |
(3)防治原则 |
掌握 |
5.体温升高或降低 |
(1)诱发的原因 |
熟悉 |
(2)防治原则 |
6.空气栓塞 |
(1)空气栓塞的病因 |
掌握 |
(2)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 |
掌握 |
(3)空气栓塞的预防 |
熟悉 |
(4)空气栓塞的处理 |
熟悉 |
7.术中知晓和苏醒延迟 |
(1)术中知晓和苏醒延迟的含义 |
了解 |
(2)预防出现术中知晓的原则 |
熟悉 |
(3)引起苏醒延迟的原因 |
熟悉 |
|
(4)术后苏醒延迟的防治原则 |
掌握 |
8.恶性高热 |
(1)诱发原因和临床表现 |
了解 |
(2)防治原则 |
十五、麻醉期间的输血、输液 |
1.手术前病人体液改变的常见原因 |
|
熟悉 |
2.麻醉、手术期间病人体液改变的原因 |
|
熟悉 |
3.麻醉、手术期间的输血、输液原则 |
|
掌握 |
十六、胸科手术的麻醉 |
1.剖胸和侧卧位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
(1)剖胸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
熟悉 |
(2)侧卧位对呼吸生理的影响 |
2.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
(1)麻醉前评估要点 |
掌握 |
(2)麻醉前准备要点 |
3.胸科手术麻醉的特点与处理 |
(1)胸科手术麻醉的基本要求 |
掌握 |
(2)单肺通气时的生理变化特点 |
了解 |
(3)单肺通气的适应证及其呼吸管理 |
熟悉 |
4.常见胸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
常见胸科手术麻醉的麻醉要点或注意事项 |
熟悉 |
十七、心脏及大血管手术的麻醉 |
1.麻醉前评估及准备 |
(1)麻醉前准备 |
熟悉 |
(2)麻醉前用药 |
2.非直视心脏及大血管手术麻醉 |
(1)基本原则 |
掌握 |
(2)病理生理 |
熟悉 |
(3)麻醉处理 |
了解 |
3.直视心脏手术及大血管手术麻醉 |
(1)病理生理改变 |
掌握 |
(2)麻醉前准备 |
熟悉 |
(3)麻醉选择 |
熟悉 |
(4)麻醉处理 |
了解 |
4.体外循环 |
(1)基本装置 |
了解 |
(2)基本方法 |
(3)并发症 |
十八、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
1.神经外科麻醉的特点 |
(1)麻醉药、麻醉技术对脑血流、脑代谢和颅内压的影响 |
掌握 |
(2)颅内高压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
熟悉 |
2.常见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包括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占位、脊髓病变等 |
(1)麻醉前准备 |
熟悉 |
(2)麻醉选择 |
掌握 |
(3)麻醉中管理 |
掌握 |
(4)麻醉恢复期管理 |
熟悉 |
十九、眼科手术的麻醉 |
1.麻醉特点 |
(1)麻醉与眼压 |
掌握 |
(2)麻醉与眼压反射 |
掌握 |
(3)眼科用药的全身作用 |
了解 |
(4)内眼与外眼手术的特点 |
了解 |
2.常见眼科手术的麻醉,包括眼肌手术、眼外伤、青光眼、眼底、眶内肿瘤 |
(1)麻醉前准备 |
熟悉 |
(2)麻醉选择 |
熟悉 |
(3)麻醉管理 |
熟悉 |
(4)麻醉恢复期管理 |
了解 |
二十、耳鼻喉科手术的麻醉 |
1.麻醉特点 |
(1)气道管理 |
掌握 |
(2)麻醉与中耳腔压力 |
了解 |
2.常见手术的麻醉:包括鼻窦、中耳、 喉、气管及食管异 物、喉激光手术、鼻内窥镜手术 |
(1)麻醉前准备 |
熟悉 |
(2)麻醉选择 |
掌握 |
(3)麻醉中管理 |
熟悉 |
(4)麻醉恢复期管理 |
了解 |
二十一、骨科手术的麻醉 |
1.麻醉特点 |
(1)脂肪拴塞 |
了解 |
(2)骨水泥引起的循环抑制 |
熟悉 |
(3)止血带的应用 |
掌握 |
(4)术中唤醒及脊髓功能监测 |
熟悉 |
2.常见手术的麻醉处理,包括四肢骨折、关节置换、关节镜、腰椎盘脱出、脊柱手术 |
(1)麻醉前准备 |
熟悉 |
(2)麻醉选择 |
掌握 |
(3)麻醉中管理 |
熟悉 |
(4)麻醉恢复期管理 |
了解 |
二十二、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 |
1.麻醉特点 |
(1)疾病的体征 |
熟悉 |
(2)高龄病人 |
了解 |
(3)水中毒 |
了解 |
2.常见手术的麻醉,包括肾脏手术、输尿管手术、膀胱手术、前列腺手术、尿道手术、先天畸形 |
(1)麻醉前准备 |
熟悉 |
(2)麻醉选择 |
掌握 |
(3)麻醉中管理 |
熟悉 |
(4)麻醉后管理 |
了解 |
二十三、普外科手术的麻醉 |
1.麻醉特点 |
(1)内脏牵拉反应 |
熟悉 |
(2)肝功能损害 |
熟悉 |
(3)麻醉与营养 |
熟悉 |
2.常见手术的麻醉处理,包括急腹症、胆道手术、胃肠手术、门脉高压、肝叶切 除、腹腔镜、乳腺和甲状腺手术 |
(1)麻醉前准备 |
熟悉 |
(2)麻醉选择 |
掌握 |
(3)麻醉中管理 |
熟悉 |
(4)麻醉后管理 |
了解 |
二十四、整形外科手术的麻醉 |
麻醉特点 |
(1)呼吸道管理特点 |
掌握 |
(2)麻醉方法 |
掌握 |
(3)麻醉中管理 |
熟悉 |
(4)麻醉后管理 |
了解 |
二十五、妇科手术的麻醉 |
1.妇科麻醉特点 |
(1)内脏牵拉反应 |
熟悉 |
(2)盆腔手术基本要求 |
掌握 |
(3)腹内压增高对麻醉的影响 |
熟悉 |
2.常见妇产科手术麻醉处理,包括:子宫切除、附件手术、宫外孕、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宫腔镜和腹腔镜、剖宫 产、卵巢癌根治术 |
(1)麻醉前准备 |
熟悉 |
(2)麻醉选择 |
掌握 |
(3)麻醉中管理 |
熟悉 |
(4)麻醉后处理 |
了解 |
二十六、合并呼吸系统严重疾患病人的麻醉 |
合并呼吸系统严重疾患病人肺功能的改变 |
(1)肺功能改变的特点 |
熟悉 |
(2)麻醉耐受性的评估 |
熟悉 |
(3)麻醉方法的选择 |
掌握 |
(4)术后呼吸功能的维持 |
了解 |
二十七、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 |
1.特点 |
(1)解剖生理改变特点 |
熟悉 |
(2)手术特点 |
了解 |
(3)麻醉处理特点 |
掌握 |
2.麻醉 |
(1)麻醉前准备 |
掌握 |
(2)麻醉选择 |
熟悉 |
(3)常用麻醉方法 |
熟悉 |
(4)麻醉期间麻醉管理 |
掌握 |
(5)麻醉后病人处理 |
熟悉 |
|
1.特点 |
(1)病理生理变化 |
掌握 |
(2)麻醉特点 |
2.烧伤病人麻醉 |
(1)常用麻醉方法 |
熟悉 |
(2)麻醉选择 |
(3)围术期处理 |
二十九、内分泌病人手术的麻醉 |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1)麻醉前估计 |
掌握 |
(2)麻醉前用药 |
熟悉 |
(3)麻醉选择 |
熟悉 |
(4)意外和并发症的防治 |
掌握 |
2.嗜铬细胞瘤摘除术 |
(1)药物与麻醉方法的选择 |
掌握 |
(2)监测 |
熟悉 |
(3)处理方法和原则 |
熟悉 |
3.糖尿病病人 |
(1)麻醉前准备 |
熟悉 |
(2)麻醉选择 |
|
(3)麻醉管理 |
掌握 |
|
(4)血糖监测 |
熟悉 |
|
(5)急诊手术麻醉处理 |
掌握 |
三十、小儿麻醉 |
1.与麻醉有关的小儿解剖生理及管理特点 |
|
|
2.小儿麻醉特点 |
(1)麻醉前评估 |
熟悉 |
(2)麻醉前准备 |
掌握 |
(3)麻醉方法和装置特点 |
熟悉 |
(4)麻醉管理和监测 |
掌握 |
(5)术中输液、输血 |
掌握 |
(6)术后管理 |
熟悉 |
三十一、产科麻醉(含新生儿复苏) |
1.产科麻醉要求 |
|
熟悉 |
2.产科麻醉 |
(1)产科手术的麻醉特点 |
掌握 |
(2)麻醉药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
掌握 |
(3)胎盘屏障对常用麻醉药的影响 |
熟悉 |
(4)麻醉前准备和注意事项 |
熟悉 |
(5)麻醉选择 |
熟悉 |
(6)麻醉管理 |
掌握 |
(7)妊高征病人的麻醉注意事项 |
熟悉 |
3.新生儿窒息与急救 |
(1)常见原因 |
熟悉 |
(2)评估方法和新生儿复苏术 |
掌握 |
(3)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处理 |
熟悉 |
三十二、老年病人的手术麻醉 |
1.特点 |
(1)老年生理与解剖特点 |
熟悉 |
(2)药物动力学特点 |
了解 |
2.老年人麻醉 |
(1)麻醉前评估及准备 |
熟悉 |
(2)麻醉前用药 |
熟悉 |
(3)麻醉选择 |
熟悉 |
(4)麻醉处理原则 |
掌握 |
(5)术后并发症 |
熟悉 |
三十三、心血管疾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
1.缺血性心脏病 |
(1)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
熟悉 |
(2)麻醉前用药 |
熟悉 |
(3)麻醉选择 |
熟悉 |
(4)麻醉管理 |
掌握 |
2.高血压 |
(1)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
掌握 |
(2)麻醉前用药 |
熟悉 |
(3)麻醉选择 |
掌握 |
(4)麻醉管理 |
掌握 |
3.其他心血管疾病 |
(1)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
了解 |
(2)麻醉前用药 |
了解 |
(3)麻醉选择 |
了解 |
(4)麻醉管理 |
熟悉 |
三十四、血液病病人的麻醉 |
手术麻醉特点 |
(1)病情评估 |
熟悉 |
(2)麻醉前准备 |
熟悉 |
(3)麻醉选择 |
熟悉 |
(4)麻醉管理 |
掌握 |
(5)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熟悉 |
三十五、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 |
1.病情特点 |
(1)严重程度评估 |
掌握 |
(2)病情特点 |
熟悉 |
(3)麻醉特点 |
熟悉 |
2.麻醉前急救及治疗 |
(1)麻醉与急救 |
熟悉 |
(2)监测与治疗 |
3.急症危重病人麻醉 |
(1)处理原则 |
掌握 |
(2)麻醉期间的监测与管理 |
掌握 |
(3)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
熟悉 |
三十六、器官移植的麻醉 |
麻醉特点、原位肝移植、肾移植术麻醉 |
(1)病理生理特点 |
了解 |
(2)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
了解 |
(3)围术期麻醉处理原则 |
熟悉 |
(4)术后监测治疗 |
了解 |
三十七、高原地区病人的麻醉 |
1.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1)高原分布及气候特征 |
了解 |
(2)高原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
熟悉 |
2.高原地区病人手术的麻醉 |
(1)麻醉前准备 |
熟悉 |
(2)麻醉选择及实施 |
三十八、门诊、诊断性检查及介入性诊断与治疗的麻醉 |
1.门诊病人的麻醉 |
(1)麻醉的特殊性 |
掌握 |
(2)处理原则 |
熟悉 |
(3)术后管理 |
熟悉 |
2.诊断性检查 |
(1)麻醉的特殊性 |
掌握 |
(2)处理原则 |
熟悉 |
(3)术后管理 |
熟悉 |
3.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 |
(1)麻醉的特殊性 |
掌握 |
(2)处理原则 |
熟悉 |
(3)术后管理 |
熟悉 |
三十九、麻醉恢复室 |
1.概述 |
(1)应具备的条件 |
了解 |
(2)主要工作内容 |
了解 |
(3)收入与转出恢复室的指征 |
熟悉 |
2.恢复期常见问题的诊断与处理 |
(1)苏醒延迟 |
掌握 |
(2)呼吸抑制延长 |
掌握 |
(3)血压异常 |
掌握 |
(4)恶心呕吐 |
熟悉 |
(5)寒战 |
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