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 元 |
细 目 |
要 点 |
要 求 |
| 一、头颈部肿瘤 |
(一)头颈部肿瘤总论 |
1.头颈肿瘤的范围和相关解剖 |
了解 |
| 2.头颈肿瘤的发病情况 |
了解 |
| 3.头颈肿瘤病理的多样性 |
掌握 |
| 4.头颈肿瘤的诊断方法及TNM分期 |
掌握 |
| 5.头颈肿瘤的治疗原则 |
熟练掌握 |
| 6.各种治疗手段在头颈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掌握 |
| 7.头颈肿瘤的治疗进展和新方法 |
了解 |
| 8.头颈肿瘤的预后情况 |
熟悉 |
| (二)眼部肿瘤 |
1.眼部肿瘤的病理类型 |
了解 |
| 2.眼睑基底细胞癌、睑板腺癌和眼睑鳞癌好发部位和临床表现 |
掌握 |
| 3.眼部肿瘤的治疗原则 |
熟悉 |
| (三)耳部及颞骨肿瘤 |
1.耳部及颞骨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常见病理类型 |
了解 |
| 2.临床表现和各种诊断手段的应用 |
掌握 |
| 3.治疗原则 |
熟悉 |
| (四)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
1.鼻腔及鼻窦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各病理类型肿瘤的好发部位、生物学行为特点 |
掌握 |
| 2.鼻腔和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 |
熟练掌握 |
| 3.通过临床表现肿瘤的侵犯范围 |
掌握 |
| 4.各种诊断手段的应用 |
掌握 |
| 5.各病理类型肿瘤的治疗原则 |
熟练掌握 |
| 6.眶内容的处理原则 |
熟练掌握 |
| 7.影响鼻腔鼻窦癌预后的因素 |
了解 |
| (五)颌骨恶性肿瘤 |
1.颌骨肿瘤的病理类型 |
熟悉 |
| 2.常见病理类型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 |
了解 |
| 3.颌骨肿瘤的治疗原则及各治疗手段在治疗中的作用 |
掌握 |
| 4.颌骨肿瘤的预后情况 |
了解 |
| (六)涎腺恶性肿瘤 |
1.大、小涎腺的组成与分布 |
了解 |
| 2.小涎腺的分布与病理类型 |
了解 |
| 3.涎腺的病理类型 |
熟悉 |
| 4.各涎腺的好发肿瘤 |
掌握 |
| 5.腮腺的好发肿瘤及临床表现 |
掌握 |
| 6.腮腺癌的诊断方法 |
掌握 |
| 7.腮腺癌的治疗原则及原发灶手术范围和颈清扫的适应证 |
熟练掌握 |
| 8.面神经处理原则及术后放疗的适应证 |
掌握 |
| 9.颌下腺癌的好发肿瘤及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术后放疗的适应证 |
掌握 |
| 10.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
了解 |
| (七)口腔恶性肿瘤 |
1.口腔的解剖分区 |
熟练掌握 |
| 2.口腔癌的病因及好发部位顺序 |
了解 |
| 3.口腔癌的病理类型 |
掌握 |
| 4.各部位口腔癌的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特点 |
掌握 |
| 5.各部位口腔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原发灶及颈部手术处理原则 |
熟练掌握 |
| (八)口咽癌 |
1.口咽癌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各种诊断手段的作用 |
掌握 |
| 2.口咽癌的治疗原则及放疗、手术在治疗中的作用 |
熟练掌握 |
| 3.口咽癌的手术入路 |
了解 |
| 4.淋巴结的处理方法 |
掌握 |
| (九)喉癌 |
1.喉的解剖 |
熟练掌握 |
| 2.喉淋巴引流的特点 |
掌握 |
| 3.部分喉切除术的理论依据 |
了解 |
| 4.喉癌的分型及各型喉癌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学行为特点 |
熟练掌握 |
| 5.喉癌的TNM分期、诊断方法各型喉癌、各分期的治疗原则 |
掌握 |
| 6.喉裂开、水平部分喉、垂直部分喉、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 |
熟练掌握 |
| 7.近全喉切除、环状软骨上部分喉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 |
了解 |
| 8.全喉切除后语言恢复的方法 |
掌握 |
| 9.喉癌颈部淋巴结的处理 |
熟练掌握 |
| 10.喉癌的预后 |
了解 |
| (十)喉咽及颈段食管癌 |
1.喉咽及颈段食管的解剖分区 |
熟练掌握 |
| 2.喉咽和颈段食管癌的病理和生物学行为特点 |
熟练掌握 |
| 3.其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
掌握 |
| 4.喉咽和颈段食管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方法及喉功能保留手术的适应证 |
掌握 |
| 5.全喉、全喉咽、全食管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和修复方法 |
掌握 |
| 6.颈部淋巴结的处理 |
熟练掌握 |
| (十一)甲状腺癌 |
1.甲状腺癌的病理分型及各自的特点 |
熟练掌握 |
| 2.见状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
掌握 |
| 3.各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原则、手术范围和淋巴结处理方法 |
熟练掌握 |
| 4.甲状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 |
掌握 |
| (十二)颈淋巴结转移癌 |
1.颈部淋巴结的解剖和分区 |
熟练掌握 |
| 2.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方法 |
掌握 |
| 3.放疗在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中的作用 |
掌握 |
| 4.颈淋巴结清扫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范围 |
熟练掌握 |
| 5.区域性清扫的分类、范围和适应证 |
掌握 |
| (十三)头颈部的修复 |
1.头颈部常用的修复手段 |
了解 |
| 2.胸大肌肌皮瓣、颏下岛状皮瓣、吻合血管的前臂桡侧皮瓣、吻合血管的髂骨瓣、吻合血管的空肠游离移植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
掌握 |
| (十四)鼻咽癌 |
1.流行病学:鼻咽癌高发地区 |
掌握 |
| 2.病因学:鼻咽癌发生与EB病毒的关系及其他致癌因素 |
了解 |
| 3.临床表现 |
掌握 |
| (1)鼻咽癌的侵犯范围及由侵犯引起的相关症状 |
掌握 |
| (2)鼻咽部症状 |
了解 |
| (3)颅神经损害的相应症状 |
掌握 |
| (4)颈淋巴结转移路径 |
掌握 |
| (5)常见远处转移 |
了解 |
| 4.诊断 |
|
| (1)鼻咽癌确诊标准 |
掌握 |
| (2)EB病毒血清学检测指标 |
掌握 |
| (3)影像表现及常见病理类型 |
掌握 |
| (4)鼻咽癌92分期 |
掌握 |
| (5)相关鉴别诊断 |
了解 |
| 5.治疗原则:实行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
|
| (1)放疗原则 |
掌握 |
| (2)放疗方案及设野方法 |
了解 |
| (3)化疗常用方案 |
了解 |
| (4)手术治疗适应证 |
了解 |
| (5)各期综合治疗原则 |
掌握 |
| (6)常见放疗并发症 |
了解 |
| 二、肺癌 |
(一)外科治疗 |
1.肺癌的临床表现 |
掌握 |
| 2.肺癌的病理学分类和分期 |
掌握 |
| 2.肺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
掌握 |
| 3.肺癌常用的定性诊断方法 |
掌握 |
| 4.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 |
掌握 |
| 5.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 |
掌握 |
| 6.肺癌的病因学 |
了解 |
| 7.肺癌的鉴别诊断 |
了解 |
| (二)放射治疗 |
肺癌放射治疗(包括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适应证、照射范围及照射剂量 |
掌握 |
(三)化学治疗 |
1.治疗原则 |
熟练掌握 |
| 2.常用方案 |
| (1)小细胞肺癌常用化疗方案 |
| (2)非小细胞肺癌常用化疗方案 |
| 3.综合治疗 |
| (1)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
| ① 常用的化疗方案 |
| ②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除化疗以外,与放射联合治疗对远期生存的影响以及化、放疗联合使用的最佳方式 |
| ③ 治疗后已获得完全缓解的小细胞肺癌,继续进行预防性颅照射,减少脑转移的发生。这种症状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
| (2)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
| ① 对于II期和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进行含顺铂方案的辅助化疗、术前化疗对远期生存的影响 |
| ②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部放疗加化疗相对单独放疗而言,可提高生存 |
| ③ 对于IV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含顺铂方案的化疗可使患者受益,生存期较BSC(最好的支持治疗)长,生活质量亦有提高 |
熟练掌握 |
| 三、纵隔肿瘤 |
|
1.纵隔解剖分区及各分区常见的好发肿瘤 |
掌握 |
| 2.胸腺瘤、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 |
掌握 |
| 3.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 |
了解 |
| 四、消化系统肿瘤 |
(一)食管癌 |
1.食管癌流行病学、病因学、分子生物学及化学预防 |
了解 |
| 2.病理组织学类型、播散转移、癌前疾病与癌前病变 |
掌握 |
| 3.我国与国际食管癌的分期标准,临床症状、X及CT表现 |
熟练掌握 |
| 4.食管内镜(含超声内镜)检查的适应 证、方法及各期食管癌的内镜形态特征 |
掌握 |
| 5.食管癌的综合治疗原则、单药化疗的主要化疗药物、联合化疗(DDP-5FU、DDP-CF/5FU、TAXOL-DDP-5FU等)的有效方案,疗效评价方法及化疗毒副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理 |
熟练掌握 |
| 6.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主要术式及效果 |
掌握 |
| 7.食管癌放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放疗方法、剂量、疗效水平和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理、放疗失败原因 |
掌握 |
| 8.早期食管癌内镜下置管术。激光治疗、光动力学治疗,黏膜切除术及局部注射抗癌药物等治疗方法 |
了解 |
| 9.食管癌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常用药物和主要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晚期食管癌姑息性治疗的方法及目的 |
熟练掌握 |
| (二)胃癌 |
1.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如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发展趋势等,可能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
了解 |
| 2.病理大体分型,包括进展期胃癌的Borrmann氏分型和早期胃癌的定义及分型 |
熟悉 |
| 3.组织学分型如WHO分型及Lauren氏分型等 |
了解 |
| 4.国际抗癌联盟(UICC)颁发的新TNM分期:临床分期(CTNM)及病理分期(PTNM) |
熟悉 |
| 5.临床表现 |
|
| (1)症状的非特异性,进展期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
熟悉 |
| (2)不同部位胃癌的特点 |
了解 |
| 6.主要诊断方法:纤维胃镜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胃低张双重对比造影结合胃镜可发现早期胃癌,胃癌的X线表现特点。 |
掌握 |
| 7.手术适应证及术式的选择 |
掌握 |
| 手术并发症 |
熟悉 |
| 8.放射治疗:胃癌对放疗不太敏感,围手术放疗用于手术前与术中、术后单纯放疗者少用。手术有癌残留,放化疗结合,化疗使放疗增敏研究证实可延长生存期 |
熟悉 |
| 9.化学治疗:胃癌对化疗相对敏感,是综合疗法的重要组成内容,除一些早期胃癌根治术后无须化疗外,进展期胃癌围手术辅助化疗可分为 |
熟练掌握 |
| (1)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对象是 T3~4,N0~3,M0期患者,可提高切除率,杀灭亚临床癌,抑制种植 |
熟练掌握 |
| (2)术中化疗,局部给药,静脉化疗,腹腔化疗及温热(42.5-45℃)灌注化疗 |
熟练掌握 |
| (3)术后化疗,进展期胃癌标准根治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术后1个月内开始,辅化至少一年,抑制隐匿微小癌灶,可提高五年生存率。不能手术,非根治术及术后复发转移者属晚期,全身化疗为主导措施,联合给药效果优于单剂化疗,方案多数以5FU类为主药,流行与铂类联合,加用第三药成三联化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方案才用于辅助化疗,局部化疗及介入化疗 |
熟练掌握 |
| 10.免疫治疗的作用 |
了解 |
| (三)大肠癌 |
1.大肠癌流行病学发病特点及其与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的关系 |
了解 |
| 高危人群,大肠腺瘤与大肠癌的密切关系 |
熟悉 |
| 2.大肠癌部位分布特点,病理学大体分型,早期大肠癌的定义,组织学分型 |
了解 |
| 3.大肠癌的Dukes分期及UICC的TNM分期 |
掌握 |
| 4.主要临床表现和不同部位大肠癌的临床特点以及外侵、转移后出现的症状、体征 |
熟悉 |
| 5.主要诊断方法: 特别要重视直肠指检,纤维结肠镜和钡灌肠造影为重要检查方法 |
掌握 |
| 6.各种术式的适应证,特别是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及Miles氏术 |
掌握 |
| (1)肝转移的处理原则 |
熟悉 |
| (2)各种放疗方法的意义 |
熟悉 |
| (3)化疗的原则及在辅助治疗中的作用 |
熟悉 |
| 7.化学治疗:大肠癌辅助化疗及晚期者治疗有一定作用,大肠癌Ⅱ、Ⅲ期根治术后辅助化疗认为可以提高五年生存期,LV/5-Fu方案(Mayo Clinic)已公认为辅助化疗标准方案,每月用药5天,共用半年, 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早期放疗+化疗增敏可降低局部复发危险性,全身辅化可预防转移,Ⅳ及术后复发转移者全身化疗为主要方法,以5-Fu类为主联合化疗包括几种新药,提高了近效,但总生存期延长作用甚小 |
熟练掌握 |
| (四)胰腺癌 |
1.胰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趋势,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等 |
了解 |
| 2.胰腺癌的部位划分及大体形态特点,病理组织学类型及特点 |
了解 |
| 3.临床表现:早期可无症状,最常见首发症状为上腹不适及隐痛,突出表现是梗阻性黄疸,其他症状及体征 |
熟悉 |
| 4.UICC的TNM临床和病理分期、分级 |
了解 |
| 5.主要诊断方法如B超、CT、MRI等 |
熟悉 |
| 其他影像学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
了解 |
| 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
熟悉 |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Child氏术)和胰体尾切除术,姑息性外科治疗,经皮经肝或经内镜置管术 |
了解 |
| 各种放疗方法和化疗的作用 |
了解 |
| (五)肝癌 |
1.肝癌流行病学特点及我国主要高发区、高发人群的主要病因 |
熟悉 |
| 2.病理大体分型、组织学分型及早期肝癌的病理特点 |
了解 |
| 3.临床表现:早期多无症状,有症状、体征者多属中晚期或慢性肝病所致 |
熟悉 |
| 癌旁综合征、常见并发症、肝细胞肝癌与胆管细胞癌异同 |
了解 |
| 4.有关诊断方法如B超、CT、MRI等的特点 |
掌握 |
| AFP检测的意义 |
熟悉 |
| 其他肝癌标记物及肝动脉造影、PET、SPECT等检查,鉴别诊断 |
了解 |
| 5.我国的肝癌临床分期及UICC的TNM分期 |
熟悉 |
| 6.治疗原则即早期治疗、综合治疗、积极治疗,不同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外科治疗包括姑息性外科和肝血管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其他局部治疗如超声导引经皮穿刺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射频消融治疗等 |
掌握 |
| 五、乳腺癌 |
(一)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相关因素 |
|
了解 |
| (二)乳腺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上皮性良性肿瘤和非上皮性肿瘤 |
|
熟悉 |
| (三)病程及扩展方式 |
|
了解 |
| (四)临床表现包括隐匿性乳腺癌和炎性乳癌 |
|
熟悉 |
| 乳腺的正确检查方法 |
|
了解 |
| (五)UICC提出的TNM分期及临床病理分期 |
|
掌握 |
| 组织学分级及肿瘤残留的表示方法 |
|
了解 |
| 分期对合理选择治疗方法的意义 |
|
熟悉 |
| (六)主要诊断方法 |
1.病史和体检、干板及钼靶X线照像、超声、针吸细胞学检查、切除活检等 |
掌握 |
| 2.其他检查方法 |
了解 |
| 3.乳腺增生病、纤维腺瘤、叶状囊肉瘤、脂肪坏死等易与乳腺癌混淆疾病的鉴别 |
熟悉 |
| (七)根据病期早晚选择不同综合治疗原则 |
|
掌握 |
| 各种术式选择 |
|
熟悉 |
| (八)乳腺癌放射治疗 |
1.早期乳腺癌做保乳手术和放、化疗综合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放疗技术(包括放射线能量选择、放疗剂量和放疗范围等) |
了解 |
| 2.早期乳腺癌做保乳手术和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疗效和成功的标准 |
了解 |
| 3.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适应证、疗效、不良反应 |
掌握 |
| 4.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内乳区和锁骨上区放疗的相关解剖知识、放疗剂量、剂量参照点位置和能量选择 |
了解 |
| 乳腺癌远处转移时放疗的作用 |
掌握 |
| (九)乳腺癌内科治疗 |
1.新辅助化疗 |
|
| (1)新辅助化疗的概念 |
掌握 |
| (2)新辅助化疗的优、缺点及主要适应证 |
了解 |
| 2.术后辅助治疗 |
|
| (1)治疗策略 |
熟练掌握 |
| (2)辅助治疗期限 |
掌握 |
| 3.剂量强度与高剂量化疗概念 |
掌握 |
| 4.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
|
| (1)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的适应证 |
熟练掌握 |
| (2)内分泌治疗的使用方法,受体状况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
了解 |
| (3)治疗乳腺癌的有效药物 |
了解 |
| 5.生物与基因治疗 |
|
| (1)Her-2与病人生存期及疗效之间的关系 |
熟悉 |
| (2)单克隆抗体Herceptin |
了解 |
| 六、妇科肿瘤 |
(一)子宫肿瘤 |
1.各影像检查方法在子宫肿瘤(内膜癌、宫颈癌)诊断的优势及局限性 |
熟悉 |
| 2.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的影像表现 |
掌握 |
| (二)卵巢肿瘤 |
1.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发病情况及生物学行为 |
了解 |
| 2.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在卵巢肿瘤中诊断作用及局限性 |
掌握 |
| 3.卵巢上皮、性索及生殖等细胞类型肿瘤的影像表现 |
熟练掌握 |
| 4.附件区肿物的鉴别诊断 |
熟练掌握 |
| 5.腹膜及大网膜增厚的鉴别诊断 |
熟练掌握 |
| (三)滋养叶细胞肿瘤 |
1.葡萄胎 |
|
| (1)流行病发病分布情况及发病原因 |
掌握 |
| (2)相关检查 |
了解 |
| (3)诊断病理依据及处理原则 |
掌握 |
| (4)随诊的重要性 |
掌握 |
| 2.侵蚀性葡萄胎 |
|
| (1)病因及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 |
掌握 |
| (2)处理原则 |
掌握 |
| 3.绒毛膜上皮癌 |
|
| (1)发病原因 |
了解 |
| (2)病理表现及临床表现 |
掌握 |
| (3)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 |
了解 |
| 治疗原则 |
掌握 |
| (4)化疗首选药物及其他药物 |
掌握 |
| (5)手术适应证及放疗适应证 |
了解 |
| (6)绒癌预后情况 |
掌握 |
| (四)子宫内膜癌 |
1.流行病学:子宫内膜癌流行病学特点 |
了解 |
| 2.病因 |
|
| (1)子宫内膜癌高发年龄 |
了解 |
| (2)常见症状 |
掌握 |
| (3)体征 |
了解 |
| 3.诊断 |
|
| (1)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检查方法及最终依据 |
掌握 |
| (2)其他辅助检查的意义 |
了解 |
| 4.鉴别诊断 |
|
| (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
了解 |
| (2)子宫内膜癌分期 |
掌握 |
| (3)病理类型及组织学特征 |
了解 |
| (4)肿瘤的浸润与扩散 |
掌握 |
| (5)手术治疗的目的与手术方式 |
掌握 |
| (6)各期不同的治疗原则 |
| (7)放疗方式 |
| (8)常用化疗方案及有效药物 |
| (9)手术合并放疗的目的及适应证 |
| (10)孕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
| (11)影响预后的因素及复发情况 |
| 七、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肿瘤 |
(一)肾脏肿瘤 |
1.肾脏肿瘤的发病情况 |
熟悉 |
| 2.各种影像方法在肾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局限性 |
掌握 |
| 3.肾癌的影像表现 |
熟练掌握 |
| (二)膀胱肿瘤 |
1.膀胱肿瘤发病情况 |
了解 |
| 2.膀胱癌的影像表现 |
熟练掌握 |
| 3.膀胱癌的鉴别诊断 |
掌握 |
| (三)前列腺肿瘤 |
1.前列腺肿瘤的发病情况 |
了解 |
| 2.诊断前列腺疾病有几种方法 |
掌握 |
| 3.各影像方法对前列腺肿瘤诊断的适应证及其价值 |
了解 |
| 4.前列腺癌的影像表现 |
熟练掌握 |
| 5.前列腺癌与增生的鉴别要点 |
掌握 |
| (四)睾丸肿瘤 |
1.流行病、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分期及治疗 |
了解 |
| 2.睾丸肿瘤常用肿瘤标记物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掌握 |
| 八、成人白血病 |
(一)流行病学 |
这三种白血病的流行病学在世界的发生率及各类型白血病的发病率和各国的白血病类型发生的不同 |
掌握 |
| (二)病理 |
三种不同类型白血病的病理基础 |
了解 |
| (三)分类 |
应用世界通用的FAB分类将这三种类型白血病作了统一标准分类 |
掌握 |
| (四)诊断 |
这三类白血病的标准诊断标准,同时各类型的鉴别诊断 |
掌握 |
| (五)分期 |
这三类白血病的病理和临床分期,以制订治疗方案 |
了解 |
| (六)处理原则 |
这三类白血病的国际标准方案及处理原则,同时它们的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
掌握 |
| (七)具体处理病人 |
1.白血病处理原则 |
掌握 |
| 2.处理白血病病人的方法及经验 |
了解 |
| 九、恶性淋巴瘤 |
(一)霍奇金淋巴瘤 |
1.该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
了解 |
| 2.该病的病理组织学特点 |
熟悉 |
| 3.该病的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Rye分类及新近的“WHO”分类 |
掌握 |
| 4.该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
熟练掌握 |
| 5.该病的病情观测指标如血清乳酸脱氢 酶、血沉等 |
掌握 |
| 6.该病RS细胞免疫表型特征 |
熟悉 |
| 该病的主要病理组织学诊断根据以及该病与淋巴结核、病毒感染、淋巴结转移癌及白血病等的鉴别要点 |
熟练掌握 |
| 7.该病的转移、播散方式及Ann Arbor/Cotswords分期系统 |
熟练掌握 |
| 8.霍奇金淋巴瘤的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适应证及疗效水平 |
熟练掌握 |
| (1)早期霍奇金淋巴瘤传统的的治疗方法 |
熟练掌握 |
| (2)早期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的新观点和新策略 |
熟悉 |
| 9.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 |
熟练掌握 |
| (1)放射治疗科医师:放射治疗的具体应用 |
熟练掌握 |
| (2)肿瘤内科医师:MOPP、COPP、ABVD、ABVD/COPP常用化疗方案及其临床应用。 |
熟练掌握 |
| 10.霍奇金病放射治疗的适应证,照射野设计的原理,照射方法及剂量 |
掌握 |
|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
1.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 |
了解 |
| 2.病理组织学特点 |
熟悉 |
| 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工作分类(Working Formulation)和新近的 “WHO”分类 |
掌握 |
| 3.常见临床表现 |
熟练掌握 |
| (1)病情观测指标如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及血沉等 |
掌握 |
| (2)瘤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和Ig和TCR基因重排的临床意义 |
掌握 |
| (3)主要诊断根据(病理组织学诊断)以及与淋巴结核、病毒感染、淋巴结转移癌及白血病等的鉴别要点 |
熟练掌握 |
| 4.转移、播散方式及Ann Arbor/Cotswords分期系统 |
熟练掌握 |
| 5.低侵袭性、侵袭性及高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的适应证及疗效水平 |
熟练掌握 |
| 肿瘤内科医师:包括COP、COPP、CHOP等常用化疗方案及其临床应用。放射治疗的适应证,照射野设计的原理,照射方法及剂量应 |
熟练掌握 |
| 十、儿童肿瘤 |
(一)儿童白血病 |
1.流行病学 |
|
| 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率 |
了解 |
| 2.分类 |
|
| (1)分类发展过程 |
了解 |
| (2)白血病基本分型及急性白血病亚型,特殊类型白血病和慢性髓性白血病 |
掌握 |
| 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
| A.形态和组织化学分类 |
了解 |
| B.免疫分型 |
掌握 |
| C.白血病遗传学改变及其对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意义 |
掌握 |
| a.临床表现 |
|
| 高发年龄 |
了解 |
| 主要症状与体征 |
掌握 |
| 不同亚型白血病的不同临床表现 |
掌握 |
| b.实验室检查 |
|
| 白血病的血象,骨髓象和细胞遗传学检查的表现 |
掌握 |
| 鉴别诊断情况 |
了解 |
| c.治疗 |
|
| 治疗原则 |
掌握 |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型 |
了解 |
| 不同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方案 |
掌握 |
| 巩固治疗方案及庇护所治疗方法 |
掌握 |
| 维持治疗与加强治疗方式 |
掌握 |
| 总疗程所需时间 |
掌握 |
| 脑膜白血病预防方法 |
熟练掌握 |
|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表现 |
| 其免疫分型和遗传学检查表现 |
了解 |
| 骨髓移植适应证 |
掌握 |
| 支持治疗情况 |
了解 |
| ② 慢性白血病 |
|
|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成人型) |
|
| a.首发临床症状和血象表现 |
掌握 |
| b.骨髓像表现A遗传学表现 |
掌握 |
| c.小儿CML预后情况及疾病演变情况 |
了解 |
| e.临床表现特点 |
掌握 |
| f.实验室各种检查的表现 |
掌握 |
| g.临床分期及判断临床分期的标准 |
掌握 |
| h.主要治疗药物 |
掌握 |
| B.幼年型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JMML) |
|
| a.临床表现 |
掌握 |
| b.实验室检查表现 |
掌握 |
| c.治疗用药 |
掌握 |
| ③ 先天性白血病 |
|
| 先天性白血病的定义 |
了解 |
| A.临床表现 |
|
| B.实验室检查 |
|
| a.血象:血片表现 |
|
| b.骨髓象:髓片表现 |
|
| c.遗传学改变 |
掌握 |
| C.诊断 |
|
| 诊断标准 |
掌握 |
| D.鉴别诊断 |
|
| 鉴别诊断相关疾病 |
了解 |
| E.治疗:用药原则 |
了解 |
| ④ 急性混合性白血病 |
|
| AMLL的分型 |
掌握 |
| A.诊断 |
|
| 诊断标准 |
掌握 |
| B.治疗 |
|
| 治疗原则 |
掌握 |
|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
| a.APL的定义 |
了解 |
| b.临床特点几及治疗原则 |
掌握 |
| c.诱导分化的方案 |
掌握 |
| (二)儿童实体瘤 |
1.流行病学 |
|
| 流行病分布 |
了解 |
| 2.各种常见儿童肿瘤 |
|
| (1)血管痣与血管瘤 |
|
| ① 鲜红斑痣概念 |
|
| ② 单纯血管瘤的临床表现 |
了解 |
| ③ 海绵状血管瘤的特点与临床表现 |
掌握 |
| (2)畸胎瘤 |
|
| ① 腹膜后畸胎瘤 |
|
| A.“小儿腹膜后三大肿瘤” |
掌握 |
| B.腹膜后畸胎瘤的临床表现,X征象 |
掌握 |
| ② 骶尾部畸胎瘤 |
|
| A.显性畸胎瘤: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治疗方法与并发症的治疗 |
掌握 |
| B.隐性畸胎瘤:临床表现,体征与X征 象。手术方式 |
掌握 |
| (3)肝母细胞瘤 |
|
| ① 病理起源与预后情况 |
了解 |
| ② 临床表现与体征 |
掌握 |
| ③ 影像学检查表现 |
掌握 |
| ④ 实验室检查AFP证据 |
掌握 |
| ⑤ 治疗原则 |
掌握 |
| (4)肝细胞肝癌 |
|
| ① 发病特点 |
了解 |
| ② 临床表现与体征 |
掌握 |
| ③ 治疗原则 |
掌握 |
| (5)甲状腺腺癌 |
|
| ① 临床表现与体征 |
了解 |
| ② 同位素扫描表现与甲状腺功能情况 |
掌握 |
| ③ 治疗原则 |
掌握 |
| (6)腮腺血管瘤 |
|
| 此肿瘤为血管畸形而非真正肿瘤 |
了解 |
| (7)腮腺混合瘤 |
|
| 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 |
掌握 |
| (8)淋巴管瘤 |
|
| 淋巴管瘤的分类 |
了解 |
| ① 单纯性淋巴管瘤 |
|
| 肿物表现 |
了解 |
| ② 海绵状淋巴管瘤 |
|
| A.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
了解 |
| B.治疗原则 |
掌握 |
| ③ 囊状淋巴管瘤 |
|
| 临床表现与肿物穿刺表现 |
了解 |
| (9)卵巢颗粒细胞瘤 |
|
| ① 临床表现与体征 |
了解 |
| ② 实验室检查情况及预后情况 |
掌握 |
| (10)内胚窦瘤 |
|
| ① 临床表现与体征 |
了解 |
| ② 诊断标准与原则 |
掌握 |
| (11)横纹肌肉瘤 |
|
| ① 横纹肌肉瘤的病理起源与好发部位 |
了解 |
| ② 分期标准 |
掌握 |
| ③ 诊断依据 |
了解 |
| ④ 预后与治疗原则 |
掌握 |
| (12)泌尿生殖系肿瘤 |
|
| ① 肾母细胞瘤 |
|
| A.Wilms瘤病理起源 |
掌握 |
| B.Wilms瘤的分期与诊断依据 |
掌握 |
| C.治疗原则 |
掌握 |
| ② 新生儿肾肿瘤 |
|
| 治疗方法 |
了解 |
| ③ 肾癌 |
|
| 临床症状与治疗原则 |
了解 |
| ④ 泌尿生殖系膜及肌肉瘤 |
|
| A.分期 |
掌握 |
| B.诊断依据 |
了解 |
| ⑤ 睾丸肿瘤 |
|
| A.分期 |
掌握 |
| B.临床表现与相应辅助检查表现 |
掌握 |
| C.AFP对此肿瘤的意义 |
掌握 |
| D.治疗原则 |
掌握 |
| ⑥ 神经母细胞瘤 |
|
| A.病理来源与分期 |
掌握 |
| B.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 |
掌握 |
| C.预后相关因素 |
了解 |
| D.治疗原则 |
掌握 |
| ⑦ 嗜铬细胞瘤 |
|
| A.临床表现 |
了解 |
| B.实验室检查方法 |
掌握 |
| C.治疗原则 |
掌握 |
| ⑧ 肾上腺皮质癌 |
|
| A.肾上腺皮质癌的生物学行为特点 |
了解 |
| B.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
掌握 |
| (三)淋巴瘤 |
1.霍奇金病 |
|
| (1)HD的分型和分期 |
掌握 |
| (2)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表现 |
掌握 |
| (3)鉴别诊断情况 |
了解 |
| (4)各期治疗原则 |
掌握 |
| 2.非霍奇金淋巴瘤 |
|
| (1)NHL的分型和分期 |
掌握 |
| (2)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表现 |
掌握 |
| (3)鉴别诊断情况 |
了解 |
| (4)不同期别的治疗原则 |
掌握 |
| 十一、骨与软组织肿瘤 |
(一)流行病学 |
骨肿瘤的发病率 |
了解 |
| (二)诊断 |
1.骨肿瘤的诊治步骤:在询问病史、体检及其他实验室检查之后,骨肿瘤的诊治分为三个阶段:影像学评估、组织学检查和治疗 |
熟悉 |
| 2.骨肿瘤的诊断原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情况和病理结果相结合 |
掌握 |
| 3.决定骨肿瘤治疗方案的因素: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局部边界和远处转移的可能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方式和病人对预后的期待 |
了解 |
| (三)影像学评估 |
1.影像学检查的意义:一是对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判定病灶的解剖学范围 |
掌握 |
| 2.X线平片在骨肿瘤诊断中的重要性 |
掌握 |
| 3.CT扫描的作用:可以更准确地看清恶性病灶的边界,同时对发现肺的转移灶效果好 |
熟悉 |
| 4.MRI检查的作用:是检查骨肿瘤软组织成分及判断肿瘤与神经血管关系的最佳技术 |
熟悉 |
| 5.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的作用:仅可判断肿瘤在髓内的边界,还能帮助诊断其他骨骼是否有病灶。但由于存在假阳性的可能,需综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起进行评估 |
熟悉 |
| (四)病理活检 |
1.活检的意义 |
掌握 |
| 2.活检取材的方法和要求 |
了解 |
| (五)分期 |
1.Enneking分期系统的目的 |
了解 |
| (1)按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的危险性分出若干不同级别 |
了解 |
| (2)此分期与外科处理有紧密的关系 |
| (3)为辅助治疗提供方案 |
| 2.外科分期系统所使用参数的意义:组织学分级(G)、解剖部位(T)和有无转移(M)进行分期,反映出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侵袭程度 |
掌握 |
| 3.间室的概念:间室是阻滞肿瘤生长的自然解剖屏障,如骨皮质、关节软骨、重要筋膜间隔及关节囊等 |
熟悉 |
| 4.骨肿瘤切除的4种边界:包膜内、边 缘、广泛和根治性的切除边界 |
了解 |
| (六)治疗 |
1.刮除术的适应证 |
掌握 |
| 2.刮除术的一般要求 |
了解 |
| 3.刮除术的辅助方法和重建方法 |
了解 |
| 4.切除术的要求 |
熟悉 |
| 5.几种切除术后的重建方法 |
了解 |
| 6.肿瘤截肢术适应征的变化 |
了解 |
| (七)肿瘤各论 |
1.良性肿瘤 |
|
| (1)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表现及治疗适应证 |
熟悉 |
| (2)纤维异样增殖症的类型、症状 |
熟悉 |
| (3)单房骨囊肿的X线表现,治疗方法 |
熟悉 |
| (4)骨样骨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
了解 |
| (5)骨软骨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 |
掌握 |
| (6)内生软骨瘤的好发部位 |
掌握 |
| (7)软骨母细胞瘤的临床及X线表现 |
熟悉 |
| (8)软骨黏液纤维瘤 |
了解 |
| (9)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特性 |
掌握 |
| (10)骨巨细胞瘤的好发年龄、X线表现 |
掌握 |
| (11)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 |
熟悉 |
| 2.恶性肿瘤 |
|
| (1)典型成骨肉瘤的好发年龄、部位 |
掌握 |
| (2)骨肉瘤的现代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熟悉 |
| (3)皮质旁骨肉瘤 |
了解 |
| (4)尤文氏肉瘤的临床表现及现代治疗方法 |
熟悉 |
| (5)软骨肉瘤的好发部位 |
了解 |
| (6)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了解 |
| (7)骨转移瘤的常见来源部位 |
熟悉 |
| (8)骨转移瘤的治疗目的 |
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