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让我们充满爱(二)
2006-06-18 14:48 来源:医学教育网
亲子沟通篇
◎爸妈,我已经长大了,可不可以不要“爱我太多”?
我家距离就读的学校相当近,出后门步行不到三分钟就抵达了。由于家教甚严,同学朋友寄给我的信,我都不敢拿回家。问题是,我爸妈“三不五时”到学校散步,还是会“顺便”帮我整理一下抽屉……甚至,在我面前念出信中的某些文句……以前我所交往的同性异性朋友,都会向父母报告。他们则开始展开身家调查:他(她)爸爸是在做什么的?他(她)家里几个兄弟姊妹……后来尝试“私底下”拥有自己的朋友,毕竟我不希望新朋友都被吓跑。
案亲权威式的管教,逼使我偷偷地隐藏秘密,其实这种心灵的“疏离”,也使我意识到彼此心中的那条隔阂线逐渐形成。有些事情我开始不对父母说,他们也只好旁敲侧击“挖”我的近况……我知道父母爱我,我也想跟他们沟通沟通自己的意见,但是要如何启口,是一大困扰。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是“透明”的吧!可是,爸妈,我是即将迈入二十岁的大男孩,已经不是“稀有动物”需要如此紧迫盯人的保护。想问,“爱”可不可以只给得刚刚好?
◎真爱,让爱人者与被爱者,皆自在地呼吸
若换个角度以父母的立场出发,细察一般父母在拆开子女信件、侵犯子女隐私权时,其实隐藏在行动背后的是──最深切的关爱及焦虑。因为父母要确定自己孩子成长的过程是绝对安全的、健康的,所以即使明了其间矛盾的复杂情绪(孩子发现信被拆后的气愤、孩子对自己不谅解、亲子关系遭破坏等),他们愿意冒险拆了孩子的信,理由只有一个──父母太爱孩子了。
至于父母询问孩子们新结交朋友的家庭背景,难道是要干涉孩子的交友空间吗?难道是要一网打尽孩子的所有人际关系吗?其实这仅是父母极度关心孩子所衍生的反应,依循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亲子关系主动分享生活点滴、感情世界、思想观念……这个过程代表的意义是──互相信任、互相被需要。如果父母孩子之间,彼此及早建立起相互的信赖与信任,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这个问题──为什么爸妈(孩子)要这样做?以“同理心”来为对方解答自己的疑惑,答案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要撤除亲子之间的那条线,请开口说、用心聆听、面临问题以实际行动来改善。如果话不说出口,彼此互相猜测,问题却依然存在,误解则日益严重。
尊重对方是一个生命体,千万不要以“理想中的父母(子女)”要求彼此达到预设标准。爱是──快乐地去爱,不是痛苦地去爱!被爱者所接受的爱,则是用信赖、关怀所架构出来的自由发展空间。能够让彼此自由呼吸的爱,才能孕育出最真诚的亲子关系。
◎儿子,拿下当父亲所伪装的面具也需要勇气!
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自小叛逆,我曾“修理”过他好几次,甚至有次全家外出度假,因故,我在公开场所发了顿脾气,当场怒掴大儿子一个响亮的巴掌。
脾气易怒的我,也曾在孩子读国中时,将太太和孩子赶出家门。我从五楼的阳台偷偷观望,他们正在一楼无助地踱来踱去,街灯将母子三人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我真想下去请他们回家,可是,当父亲所伪装的面具却没有勇气扯下来……
我的暴力管教间接影响了孩子。有一次,大儿子比照我处理问题的冲动模式,打了他弟弟一个巴掌。好几年后,一晚,大儿子饮了薄酒回家,他开口说了一连串心里的真言,指称我经常因“迁怒”而动手打他……
参加亲子营的活动中,教授要大家握紧孩子的手。伸手拉着小儿子的手时,我心中一阵意外与自责:孩子的手怎么这么大呢?我竟然已经这么久没有握孩子们的手了!
我一直没有机会,亲口向我两个懂事、可爱的孩子致歉。在营队结束前的此刻,我要把心里的话坦诚地说出来:“儿子,爸爸对不起你们。”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父母要协助孩子们在成长中发掘自己的“好”在哪里,而不是将孩子们放在秤台上论斤计两,拿来比较。人如果被比较之后,沟通的管道自然阻塞。
曾经有一位妈妈责骂孩子的成绩太差说道:“妈妈的面子都被你丢光了!”试问,如果做子女的对爸爸说:“隔壁小明的爸爸一个月赚五万块,你为什么一个月赚四万块?”父母会作何感想呢?这就是“比较”的残酷与不合理。每个人都是独立自主的生命个体,都具有独特的“好”。
“冷静”是处理亲子关系发生冲突的关键,若是以脾气、处罚的模式解决问题,虽然当下可能因短暂的情绪发泄而稍稍抒解,事实上,是为亲子关系埋下一颗随时会爆发的炸弹,毁灭性更高、更危险。人与人相处需要幽默、善解做后盾。然而“幽默”是什么?不是自己
笑,不是冷嘲热讽,不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方的痛苦之上;幽默是冷静的副产品,幽默是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的答案,彼此心照不宣、
会心一笑。用具体的言词、合理的管道做建设性的沟通,从肯定、赞美、包容的角度,多去体会、发现对方的“好”。调理情绪,是疏导,非迁怒。如果把情绪发泄在家人身上,不仅不公平,无形中也割裂了亲子之间无私的爱。
善用“礼貌金字塔”,让和谐、关怀与祝福,适当地传达给家中的每位成员。切记,要求十全十美是破坏“爱”的主因,请以独具慧眼的眼光,让父母、孩子作他们自己、成就无价的生命潜力,这就亲子之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