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要点
1.胃脘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
2.发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有关。
3.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4.辅助检查可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及溃疡等病变。
辨证要点
胃痛首先应区分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的不同。
分型论治见表
证型 |
症状 |
舌象脉象 |
治法 |
主方 |
寒邪客胃 |
胃痛暴作,畏寒喜温,得温则减遇寒则甚 |
脉弦紧 |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
香苏散 |
饮食伤胃 |
腹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便后稍舒 |
舌苔厚白,脉弦 |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
保和丸 |
肝气犯胃 |
胃脘胀痛,攻撑作痛,痛连两胁,嗳气频作,喜长叹喜, |
舌苔厚白,脉弦 |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
柴胡疏肝散 |
湿热中阻 |
脘痛有热感,渴而不欲饮,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纳呆恶心, |
苔黄腻,脉滑数 |
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
清中汤 |
瘀血停胃 |
脘痛拒按,痛有定处,痛如针刺,痛时持久,不移动 |
舌质紫暗,脉涩 |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
失笑散合丹参饮 |
胃阴亏虚 |
胃脘隐隐作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喉干 |
舌红,少津 |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
脾胃虚寒 |
胃脘隐隐作痛,喜按喜温,得食则减,劳累或受凉后加重,大便溏薄 |
舌淡,脉软弱 |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
黄芪建中汤 |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