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
【基本概述】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髋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臼周围附有关节盂缘软骨,以加深关节窝,可容纳股骨头的2/3.髋关节囊坚固,但后下方薄弱,关节囊内有圆韧带连于关节窝与股骨头凹之间,关节囊周围有韧带加强[如图],前面有强大的髂股韧带,后面有坐股韧带,关节外还有强大的肌肉群包围,这样构成了髋关节的稳定性。因此髋关节一般不易发生脱位,只有在强大的暴力作用下才有可能发生脱位。

【病因病理】
髋关节脱位多见于活动力强的青壮年男性,多因间接暴力引起,如车祸、塌方事故等。根据受伤时肢体的位置和暴力方向的不同,脱位后股骨头移位的情况,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中心性脱位三种。临床以后脱位多见[如图].

1.髋关节后脱位
当髋关节屈曲90°时,如果过度内收并内旋股骨干时,则使股骨头的大部分不能抵触于髋臼内,而移到较薄弱的关节囊的后下方,股骨颈前缘紧紧抵住髋臼前缘而形成杠杆支点,此时,来自腿与膝前方的暴力,可使股骨头受到杠杆作用而冲破关节囊,脱出髋臼,形成后脱位,有时还会合并髋臼后缘的骨折、股骨头骨折或坐骨神经受到移位的股骨头压迫、牵拉而被损伤。
2.髋关节前脱位
当髋关节因外力强度外展、外旋时,在粗隆顶端即与髋臼上缘相接触,股骨头因受杠杆作用而被顶出髋臼,突破关节囊的前下方,形成前脱位。如股骨头停留在耻骨上支水平,则可引起股动、静脉受压而导致血循环障碍。
3.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当暴力作用于股骨头大粗隆的外侧,或髋关节处于轻度屈曲外旋位,顺着股骨纵轴的外力冲击,传达暴力使股骨头撞击髋臼底部,引起臼底骨折。如外力继续作用,股骨头可连同髋臼骨折片一起向骨盆腔内移位,形成中心性脱位,骨折多为粉碎型,此种脱位较少发生。
【诊断要点】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1.有明显的外伤史。后脱位有明显髋屈曲内收位受伤史;前脱位有明显髋外展位受伤史;中心性脱位有明显粗隆受冲击的受伤史。
2.髋部外伤后,患者可出现痛苦面容、面色白、头晕、口干等全身症状。
3.受伤后患髋肿胀疼痛、青紫瘀斑、功能障碍、不能站立行走。
4.体征:
髋关节后脱位:伤后患髋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膝关节轻度屈曲。患肢短缩;伤侧股骨大粗隆上移凸出,臀部膨隆,在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后上方可触及股骨头;患肢呈弹性固定感;粘膝征阳性(伤侧膝部靠在对侧大腿上)[如图].

髋关节前脱位:伤后患肢外展、外旋并轻度屈曲畸形;患肢较健侧增长;在患侧腹股沟处可触及脱出的股骨头;患肢呈弹性固定;粘膝征阴性[如图].

中心性脱位:伤后患肢缩短,股骨大粗隆内移;若髋臼骨折形成血肿,患侧下腹部有压痛。
5.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了解脱位的类型、程度及有无合并骨折。
后脱位时可见股骨头向后上方移位[如图];

前脱位时可见股骨头向前下方移位[如图];

中心性脱位可见髋臼骨折及突入骨盆的股骨头[如图].

【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前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可选用全麻、腰麻、硬膜外麻醉等。患者仰卧于木板上,木板平放在地上,只要患者全身情况许可,可立即进行手法复位。
① 后脱位的复位方法
屈髋拔伸法:助手用两手按压髂前上棘以固定骨盆,术者面向患者,骑跨于屈髋屈膝各90°的伤肢,用前臂、肘窝部套在伤肢腘窝部,逐渐拔伸,使股骨头接近关节囊破裂口,在向上牵拉的同时,略将伤肢旋转,促使股骨头滑入髋臼内,感到入臼声后,再将患肢伸直[如图].

回旋法:助手用双手按压双侧髂前上棘以固定骨盆;术者立于伤侧:①一手握住伤肢踝部,另一手以肘窝提托其腘窝部,在向上提拉的同时,将大腿内收、内旋、髋关节屈曲,使大腿尽量贴近腹壁。②然后将伤肢外展、外旋、伸直,在此过程中其骱有响声者,复位即告成功。因此法的屈曲、外展、外旋、伸直是一连续动作,形状恰似一个问号或反问号,故又称划问号复位法[如图].

拔伸足蹬法:术者两手握住患肢踝部,将一足外缘蹬于伤侧坐骨结节及腹股沟内侧(右髋用右足),手拉足蹬,身体后仰,协同用力,两手可略将伤肢旋转,即可复位[如图].

俯卧下垂法:患者俯卧于床缘,双下肢完全置于床外,健侧下肢由助手扶持,保持在伸直水平位,患肢下垂,助手用双手固定骨盆,术者一手握其踝关节上部,使膝关节屈曲90°,利用患肢的重量向下牵引,术者还可以轻旋大腿,用另一手在靠近腘窝处向下加压,增加牵引力,使其复位[如图].

② 前脱位的复位方法
屈髋拔伸法:一助手固定骨盆,另一助手屈曲其膝关节,并握住伤肢小腿,在髋外展、外旋位渐渐向上拔伸牵引至屈髋90度位,与此同时,术者双手环抱大腿根部,将大腿根部向后外方按压,股骨头即可纳入髋臼。[如图]

反回旋法:操作步骤与后脱位相反,先将髋关节外展、外旋然后屈髋屈膝,再内收、内旋,最后伸直下肢即可复位[如图].

拔伸足蹬法:患者仰卧,术者两手握住患肢踝部,用一足外缘蹬于坐骨结节腹股沟内侧,左髋用左足,右髋用右足,足底抵住股骨头,手拉足蹬徐徐用力。拉松后,用两手将患腿内收,同时足向外支顶股骨头,即可复位[如图].

③ 陈旧性后脱位的复位方法
凡具有手法复位适应症者,先作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牵引1周~2周左右,松解肌肉、关节囊、韧带和其它软组织的挛缩粘连。待股骨头拉至髋臼平面后在麻醉下先作髋关节各方向的活动,以松解股骨头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然后按新鲜髋关节后脱位的复位方法进行复位。
复位后要检查患肢与健肢是否等长,股骨大粗隆有无对称,畸形是否消失,再托住腘窝部进行各种被动活动,若无障碍,说明复位成功。
中心性脱位的复位方法 一般手法复位难以成功,新鲜脱位宜采用股骨髁上牵引,移位的碎骨片可能与脱位的股骨头一起复位[如图].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髋关节后脱位整复后,一般用皮牵引制动。单纯后脱位,患肢应维持在轻度外展位3周即可扶双拐下地活动。但在3个月内患肢不能负重,以免缺血的股骨头因受压而塌陷,以后每隔2月~3月摄髋关节X片一次,证明股骨头血运供给良好,才可弃拐步行。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片表现:在早期是股骨头部分致密,晚期股骨头负重部分塌陷,进而死骨分离,或破碎,最后产生股骨头畸形和骨关节炎的改变。
前脱位固定时应避免外展。
中心性脱位固定时应外展中立位牵引6周~8周。
3.练功方法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在制动期间,应进行股四头肌及踝关节功能活动,解除固定或牵引后可不负重行走,当确认无股骨头坏死后方可负重行走。
4.药物治疗
初期以活血化瘀为主;中后期以补益气血、强壮筋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