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91:茎木类中药-大血藤
[来 源] 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
[性状鉴别] 药材: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棕色,粗糙,有浅纵沟和明显的横裂纹及疣状突起,栓皮有时呈片状剥落而露出暗红棕色内皮,有的可 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质硬,体轻,易折断。横切面皮部呈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红棕色的射线呈放射状。 气微,味微涩。以条匀、粗如指者为佳。
[成 分] ①鞣质。②游离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大黄素甲醚。③苷类化合物:胡萝卜苷、毛柳苷、鹅掌楸苷等。④β-谷甾醇及硬脂酸。
☆ ☆考点92:茎木类中药-苏木
[来 源] 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
[性状鉴别] 药材:呈长圆柱形或对剖半圆柱形。表面黄红色或棕红色,具刀削痕,常见纵向裂缝。横断面略具光泽,年轮明显,有的可见暗棕色、质松、带亮星的髓部。质坚硬。无臭,味微涩。
[成 分] ①心材主含巴西苏木素,在空气中易氧化成巴西苏木色素,为苏木的红色色素成分。②色原烷类。③黄酮类化合物。④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d-α-菲兰烃、罗勒烯,为苏木的香气成分。
☆ ☆☆☆考点93:茎木类中药-鸡血藤
[来 源] 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
[产 地] 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性状鉴别] 为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 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或黑棕色,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质坚硬。气微、昧涩。
[显微鉴别] (1)茎横切面: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含棕红色物。②皮层较窄,散有石细胞群,细胞内充满棕红色物;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③ 维管束异型,由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成数轮。韧皮部最外侧为石细胞群与纤维束组成的厚壁细胞层;射线多被挤压;分泌细胞甚多,充满棕红色物,常数个至十 多个切向排列成层;纤维束较多,非木化至微木化,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石细胞群散在。木质部射线有时含红棕色物。导管 多单个散在,类圆形;木纤维束亦均形成晶纤维,少数木薄壁细胞含棕红色物。④髓部有多数分泌细胞。(2)粉末:棕红色。气微,味涩。①纤维及晶纤维成束, 末端的壁易分离成数条,呈针状纤维束。②石细胞成群,类方形或类圆形,壁厚者层纹明显,壁稍厚者常含草酸钙方晶。③导管以具缘纹孔为主,有的内含红棕色或 黄棕色物。④分泌细胞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常与韧皮射线垂直排列。⑤草酸钙结晶方形、类双锥形等。⑥木射线细胞、木薄壁细胞及木栓细胞具纹孔。
[成 分] ①多种异黄酮、二氢黄酮、查耳酮。②拟雌内酯类。③三萜类。④甾醇类。⑤鞣质等成分。
☆ ☆☆考点94:茎木类中药-沉香
[来 源] 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及沉香含有树脂的心材。
[性状鉴别] 药材:沉香(白木香),呈不规则块状、片状或盔帽状。表面凹凸不平,有刀痕,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偶有孔洞及凹窝,表面多呈朽木状。质较坚实,断面刺状。气芳香,味苦。燃烧时气香浓,有油渗出。
[显微鉴别] (1)横切面:白木香①木射线宽1~2列细胞,呈径向延长,壁非木化或微木化,有的具壁孔,含棕色树脂状物质。射线周围的木薄壁 细胞有时因含树脂而破坏,形成不整齐的树脂带。②导管呈圆形、多角形,2~10个成群存在,偶有单个散在,有的含棕色树脂状物质。③木纤维多角形。④内涵 韧皮部薄壁组织常呈长椭圆状或条带状,常与射线相交,细胞壁薄,非木化,内含树脂状物及丝状物(菌丝)。其间散有少数纤维,筛管群多颓废。⑤有的细胞内含 少数草酸钙柱晶。(2)粉末:白木香,淡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①纤维状管胞长梭形,多成束,壁较薄,有具缘纹孔。②径向壁上有单斜纹孔。③具缘纹孔导 管多见,具缘纹孔排列紧密,互列,导管内棕色树脂团块常破碎脱出。④木射线细胞单纹孔较密。⑤草酸钙柱晶。
[成 分] 沉香:含油树脂。挥发油中含沉香螺萜醇、沉香萜醇等多种萜类化合物及苄基丙酮、对甲氧基苄基丙酮、氢化桂皮酸、对甲氧基氢化桂皮酸等。
沉香螺萜醇、白木香酸及白木香醛具有镇静作用。
[浸 出 物] 以热浸法测定,本品含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5.0%
☆ ☆考点95:茎木类中药-通草
[来 源] 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
[性状鉴别] ①药材:呈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空心或半透 明圆形薄膜,纵剖面薄膜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无臭,无味。②饮片:为圆形的厚片或小段,表面有银白色光泽,髓部中空或有半透明的薄膜。体轻,质松软, 有弹性。无臭,无味。
☆ ☆☆☆☆考点96:茎木类中药-钩藤
[来 源] 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
[性状鉴别] 钩藤,为带单钩或双钩的茎枝小段,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具细纵纹,光滑无毛,有时可见白色点状皮孔。多 数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或仅一侧有钩,另一侧为凸起的瘢痕;钩略扁或稍圆,先端细尖,基部稍圆而扁宽阔;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 和环状托叶痕。质轻而坚韧,断面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疏松似海绵,或萎缩成空洞。无臭,味淡。
[显微鉴别] (1)茎枝横切面:①表皮细胞外被略弯曲的角质层。②皮层细胞内含棕色物质及少量淀粉粒。③皮层内方纤维连成间断的环层。④韧皮 部纤维有厚壁性细胞及薄壁性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韧皮射线细胞宽1列。⑤形成层明显。⑥木质部导管类圆形,多单个散在,偶有2~4个并列。⑦髓宽 阔,约占切面直径的一半,四周有1~2列环髓厚壁细胞,具明显的单纹孔,内含棕色物质。⑧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和小簇晶。(2)粉末:淡红棕色。无臭,味 淡。①韧皮纤维大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孔沟不明显。②韧型纤维大多成束,甚长,壁稍厚,木化,具明显的单斜孔。③导管为螺纹、网纹、梯纹及具缘纹孔。 ④韧皮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⑤微木化的薄壁组织碎片众多(包括木射线、髓及木薄壁细胞),细胞呈类方形、类圆形、不规则形或细长方形,壁稍增厚,具 多数椭圆形或圆形单纹孔。⑥表皮细胞棕黄色,类方形、多角形或稍延长,壁稍增厚,细胞内有油滴状物,断面观可见较厚的角质层。⑦纤维状管胞少见,大多与韧 型纤维成束存在,有具缘纹孔。
[成 分] 含生物碱类成分,如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去氢异钩藤碱、柯南因碱等。钩藤碱、异钩藤碱二者为降血压的有效成分。
[理化鉴别] 取横切面片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外皮呈浓紫褐色,切面呈蓝色。
☆ ☆考点97:皮类中药-桑白皮
[来 源] 为桑科植物的干燥根皮。
[性状鉴别] 药材:呈扭曲的卷筒状、槽状或板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较平坦,偶有残留未除尽的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 皮;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气微,味微甘。
[成 分] ①黄酮类衍生物,如桑皮素、桑皮色烯素、环桑皮素及环桑皮色烯素等。②含香豆精类化合物,如东莨菪素及伞形花内酯。③桑酮A、B及桑根酮C、D等。④挥发油。
☆ ☆☆☆☆考点98:皮类中药-牡丹皮
[来 源] 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产 地] 主产于安徽、四川、河南及山东等省。
[性状鉴别] ①药材: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向内卷曲或张开。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 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粉性,灰白色至粉红色。气芳香,味微苦而涩。②饮片:为圆形薄 片。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呈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常见发亮的结晶,切面淡粉红色或灰白色。质脆,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显微鉴别] 粉末:①淀粉粒众多,单粒呈类球形或多角形,脐点点状、裂缝状、三叉状或星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②草酸钙簇晶甚多,有时含 晶细胞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或簇晶充塞于细胞间隙中。③木栓细胞长方形,壁稍厚,浅红色。④有时可见牡丹酚针状、片状结晶。
[成 分] ①主含酚类化合物,如丹皮酚、牡丹酚苷等。②萜类化合物,如芍药苷等。③挥发油。④苯甲酸及植物甾醇等。
丹皮酚具有镇痛、解痉作用,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理化鉴别] 取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升华物在显微镜下呈长柱形、针状、羽状结晶,于结晶上滴加三氯化铁醇溶液,则结晶溶解而成暗紫色(检查丹皮酚)。
[含量测定]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含丹皮酚不得少于1.20%.
☆ ☆☆☆☆考点99:皮类中药-厚朴
[来 源] 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及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枝皮和根皮。
[采收加工] 4~6月剥取根皮及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再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性状鉴别] 药材: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习称"筒朴";近根部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 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外部灰 棕色,颗粒性;内部紫褐色或棕色,纤维性,富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气香,味辛辣、微苦。
[显微鉴别] (1)干皮横切面:①木栓层由多列细胞组成;有的可见落皮层。②皮层外侧有石细胞环带,内侧散有多数油细胞和石细胞群,石细胞多 呈分枝状,稀有纤维束。③韧皮部射线宽l~3列细胞,向外渐宽,韧皮纤维众多,壁极厚,单个散在或2~5个相连;油细胞散在。④薄壁细胞中含少量黄棕色物 质或充满糊化的淀粉粒,另含少数草酸钙方晶。(2)粉末:棕色。气香,味辛辣、微苦。①石细胞众多,呈长圆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分枝状,有时可见层纹,木 化。②纤维壁甚厚,有的呈波浪形或一边呈锯齿状,孔沟不明显,木化。③油细胞呈椭圆形或类圆形,含黄棕色油状物。④木栓细胞呈多角形,壁薄微弯曲。⑤草酸 钙方晶及棱晶少见。
[成 分] ①挥发油,油中主要含α、β-桉油醇,占挥发油的94%~98%.②厚朴酚及其异构体和厚朴酚;此外尚含三羟基厚朴酚、去氢 三羟基厚朴酚、三羟基厚朴醛。③生物碱类成分,如木兰箭毒碱、氧化黄心树宁碱。④鞣质。α、β-桉油醇有镇静作用;厚朴酚有抗菌作用。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总量不得少于2.0%.
☆ ☆☆☆考点100:皮类中药-肉桂
[来 源]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
[产 地] 主产于广西、广东等省区。
[采收加工] 每年分两期采收,第一期于4~5月间,第二期于9~10月间,以第二期产量大,香气浓,质量佳。根据采收加工方法不同,有如下加工品:
桂通(官桂):为剥取栽培5~6年生幼树的干皮和粗枝皮,或老树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
企边桂:为剥取10年生以上树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质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
板桂:剥取老年树最下部近地面的干皮,夹在木质的桂夹内,晒至九成干,经纵横堆叠,加压,约一个月完全干燥,成为扁平板状。
桂碎:为桂皮加工过程中的碎块。
[性状鉴别] 药材:呈槽状或卷筒状。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时可见灰白色的地衣斑;内表面红棕色,较平坦,有细 纵纹,用指甲刻划可见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侧棕色而较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1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环带)。
以不破碎、体重、外皮细、肉厚、断面色紫、油性大、香气浓厚、味甜辣、嚼之渣少者为佳。
[显微鉴别] (1)横切面:①木栓细胞数列,最内层细胞外壁特厚,木化。②皮层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黏液细胞。③韧皮部约占皮的二分之一厚 度,外部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其外侧有纤维束存在,石细胞通常外壁较薄;射线细胞1~2列,细胞内常散在多数细小草酸钙柱晶或针晶;厚壁纤维常单个稀疏 散在或2~3个成群;油细胞随处可见;黏液细胞亦较多。④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2)粉末:红棕色。气香浓烈,味甜、辣。①纤维多单个散在,少数2~3 个并列,长梭形,平直或波状弯曲,壁极厚,纹孔不明显,木化。②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多角形,壁厚,有的一面菲薄。③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含黄色油滴 状物。④草酸钙针晶或柱晶较细小,成束或零星散在于射线细胞中。⑤木栓细胞多角形,含红棕色物。⑥淀粉粒极多,圆球形或多角形。
[成 分] ①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乙酸桂皮酯。②香豆素类化合物。③少量的苯甲醛、桂皮酸等。桂皮醛是肉桂镇静、镇痛、解热作用的有效成分。
[理化鉴别] 取挥发油少许,滴加异羟肟酸铁试剂,显橙色。
☆ ☆☆☆考点101:皮类中药-杜仲
[来 源]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
[采收加工] 春、夏两季剥取栽植近10年的树皮,趁新鲜刮去粗皮,将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严密埋藏于稻草内,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医学教 育网 搜集整理]
[性状鉴别] 药材:呈扁平的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未刮净粗皮者可见纵沟或裂纹,具斜方形皮孔,有的可见 地衣斑;刮去粗皮者淡棕色而平滑。内表面暗紫色或紫褐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一般可拉至1cm以上才断。气微, 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感。
[显微鉴别] (1)横切面:①落皮层残存,内侧有数个木栓组织层带,每层为排列整齐、内壁特别增厚且木化的木栓细胞。两层带间为颓废的皮层组 织,细胞壁木化。②韧皮部有5~7层石细胞环带,每环有3~5列石细胞并伴有少数纤维。射线2~3列细胞,近栓内层时向一方偏斜。③白色胶丝团随处可见, 以韧皮部为多,此胶丝存在于乳汁细胞内。(2)粉末:呈棕色。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状感。①石细胞众多,大多成群,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厚, 胞腔小,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胶丝团。②木栓细胞成群或单个,表面观呈多角形,壁不均匀增厚,侧面观长方形,一面壁薄,三面壁增厚。③橡胶丝成条状或扭 曲成团。
[成 分] ①含木脂素类成分,如松脂醇二-β-D葡萄糖苷,与苷元连接的糖均为吡喃葡萄糖。②环烯醚萜苷类。③三萜类成分。④杜仲皮折断后有银白色的杜仲胶,为一种硬质橡胶。松脂醇二-β-D葡萄糖苷为降压的有效成分。
[浸 出 物] 用热浸法测定,75%乙醇浸出物,药材不得少于11.0%,盐杜仲不得少于12.0%.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10%.
☆ ☆☆☆考点102:皮类中药-黄柏
[来 源]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及黄檗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性状鉴别] 药材:川黄柏,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等。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较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 面暗黄色或浅黄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较硬,断面深黄色,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气微,味甚苦,嚼之有黏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显微鉴别] (1)横切面:川黄柏,①未去净外皮者,木栓层由多列长方形细胞组成,内含棕色物质。栓内层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②皮层比较狭 窄,散有纤维群及石细胞群,石细胞大多分支状,壁极厚,层纹明显。③韧皮部占树皮的极大部分,外侧有少数石细胞,纤维束切向排列呈断续的层带(又称硬韧 带),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④射线宽2~4列细胞,常弯曲而细长。⑤薄壁细胞中含有细小的淀粉粒和草酸钙方晶,黏液细胞随处可见。(2) 粉末:川黄柏,黄色。气微,味甚苦,嚼之有黏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①石细胞鲜黄色,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单个或成群,有的呈不规则分枝状,枝端尖锐,壁极 厚。胞腔线形;晶纤维的含晶细胞壁不均匀增厚,木化,方晶密集。③黄色黏液细胞多单个散在,遇水膨胀呈圆形或矩圆形,壁薄,内含无定形黏液汁。④草酸钙方 晶较多,呈正方形、多面形或双锥形。
[成 分] 川黄柏:①主含生物碱类:如小檗碱,并且含少量黄柏碱、木兰碱、掌叶防己碱等。②另含苦味质:黄柏内酯、黄柏酮。③甾醇类。④黏液质。
[理化鉴别] 取黄柏,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断面显亮黄色荧光。
☆ ☆考点103:皮类中药-白鲜皮
[来 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
[性状鉴别] 药材呈卷筒状。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具细皱纹及细根痕,常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内表面类白色,有细纵纹。质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不平坦,略带层片状,剥去外层,迎光检视有闪烁的小亮点。有羊膻气,味微苦。
☆ ☆☆☆考点104:皮类中药-秦皮
[来 源] 为木樨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性状鉴别] ①药材:枝皮,卷筒状或槽状。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间呈斑状,平坦或稍粗糙,密布灰白色圆点状皮孔及细斜皱纹,有的 具分枝痕。内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较平滑。质硬而脆,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气微,味苦。②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外表面灰棕色,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 或横长的皮孔。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易成层剥离呈裂片状。
[显微鉴别] (1)横切面:苦枥白蜡树树皮①木栓细胞为5~10余列细胞,部分内壁增厚,木栓化。②栓内层为数列多角形厚角细胞,内含黄棕色 物质。③皮层较宽,纤维及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④韧皮部外侧有石细胞及纤维束组成的切向排列的断续环带,内方纤维束及少数石细胞成层状排列,被射线分隔 形成井字形。射线宽1~3列细胞。⑤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2)粉末:淡黄白色。气微,味苦。①纤维平直或稍弯曲,边缘微波状或凹凸,壁极厚,木化, 纹孔不明显,胞腔线形,表面有时可见不规则斜向纹理。②石细胞形态多样,作不规则分枝,壁甚厚,孔沟明显。③木栓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微木化或木化,纹孔 较稀疏。④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砂晶。
[成 分] 苦枥白蜡树树皮中含:①香豆精类成分。秦皮乙素及秦皮甲素等。②鞣质。③甘露醇。④生物碱。宿柱白蜡树尚含丁香苷、宿柱白蜡苷。
[理化鉴别] 取药材少许浸入热水或乙醇中,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因树皮含有荧光结晶物质秦皮甲、乙素)。
[含量测定] 用薄层光密度法测定,本品含秦皮甲素不得少于1.36%.
☆ ☆☆☆考点105:皮类中药-香加皮
[来 源] 为萝摩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
[性状鉴别] 药材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片状。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浓厚的香气,味苦,稍有麻舌感。
[成 分] ①含强心苷类成分,如杠柳毒苷G.②C21甾苷类成分,如杠柳苷K、H1、E及多种其他的C2l甾苷。③香气成分为4-甲氧基水杨醛等。
☆☆考点106:皮类中药-地骨皮
[来 源] 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
[性状鉴别] 呈筒状、槽状或不规则卷片。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具不规则纵皱纹或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坦,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黄棕色,内层灰白色。气微,味微甘而后苦。
[成 分] ①生物碱:如甜菜碱。②有机酸:如亚油酸、亚麻酸。③枸杞酰胺等。④此外,尚含桂皮酸和多量酚性物质、β-谷甾醇、维生素B1.
☆ 考点107:叶类中药-石韦
[来 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石韦或有柄石韦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药材:庐山石韦,叶柄近方柱形,略扭曲,有纵槽,叶片略皱缩,展开后呈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耳形,且不对称,全缘,叶缘 常向内卷曲。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散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有的叶片具棕色圆点状的孢子囊群,在侧脉间排成多行,几乎布满叶背。 叶片厚革质。气微,味微涩、苦。
☆ ☆☆考点108:叶类中药-蓼大青叶
[来 源] 为蓼科植物蓼蓝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破碎,蓝绿色或黑蓝色。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叶脉浅黄棕色,于下表面略突起。叶柄扁平,偶带膜质托叶鞘。质脆。气微,味微涩而稍苦。
[显微鉴别] (1)横切面:①上、下表皮各1列细胞,切向延长,下表皮细胞稍小。②叶肉为异面叶型,栅栏组织不通过主脉,由2~3列细胞组 成,细胞短柱状;叶肉细胞内含大型草酸钙簇晶及多量蓝色至蓝黑色色素。③主脉向下突出,维管束外韧型,6~8个排列成环,上方一个较大,每个维管束韧皮部 外围均有纤维束,纤维壁厚且木化。(2)粉末:蓝绿色。气微,味微涩而稍苦。①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微波状弯曲。②气孔多为平轴式。③腺毛头部多 为4~8个细胞,柄2个细胞并列,亦有多细胞构成多列的。④非腺毛多列性,壁木化增厚。⑤叶肉细胞内含蓝色至蓝黑色色素颗粒;草酸钙簇晶多见。
[成 分] 主含靛玉红、靛蓝。另含N-苯基-2-萘胺、虫漆蜡醇、β-谷甾醇等。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靛蓝不得少于0.50%.
☆ ☆☆☆考点109:叶类中药-大青叶
[来 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的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钝圆,全缘或微波状,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翼状;上表 面暗灰绿色,有的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叶脉于背面较明显;叶柄长4~10cm,淡棕黄色。质脆。气微,味微酸、苦、涩。
[显微鉴别] (1)叶横切面:①上下表皮均为1列切向延长的细胞,外被角质层。②叶肉中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无明显区分。③主脉维管束4~9 个,外韧型,中间1个形状较大,在每个维管束的上、下侧均可见到厚壁组织。④薄壁组织中有含芥子酶的分泌细胞,类圆形,较其周围薄壁细胞小。(2)粉末: 绿褐色。气微,味微酸、苦、涩。①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表面被角质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略呈念珠状增厚。②气孔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③叶 肉断面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无明显区分。
[成 分] 大青叶含靛玉红、靛蓝、色胺酮、黑芥子苷等。
[理化鉴别] ①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可得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②粉末水浸液在紫外光灯下有蓝色荧光。
[含量测定]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本品含靛玉红不得少于0.080%.
☆ ☆考点110:叶类中药-枇杷叶
[来 源] 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药材:呈长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上部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较光滑;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主脉于下表面显著突起,侧脉羽状;叶柄极短,被棕黄色绒毛。革质而脆,易折断。无臭、味微苦。
[成 分] 叶含皂苷、糖类、熊果酸、齐墩果酸、枇杷苷、鞣质及维生素B1等。
☆ ☆☆☆☆考点111:叶类中药-番泻叶
[来 源] 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
[性状鉴别] 狭叶番泻: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
[显微鉴别] (1)叶横切面:①表皮细胞中常含黏液质;上下表皮均有气孔;非腺毛单细胞,壁厚,多具疣状突起,基部稍弯曲。②叶肉组织为等面 叶型。上下表皮内方均有1列栅栏细胞,上面栅栏组织通过主脉,细胞较长,下面栅栏细胞较粗。③海绵组织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④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两 侧均有微木化的中柱鞘纤维束,外有含草酸钙棱晶的薄壁细胞,形成晶鞘纤维。(2)粉末:①晶纤维多,草酸钙方晶直径12~15?m.②非腺毛单细胞,壁 厚,有疣状突起,基部稍弯曲。③上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气孔平轴式,副卫细胞2~3个,多为2个。④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成 分] ①二种番泻叶均含二蒽酮苷类化合物,主要为番泻苷A、B,番泻苷C、D及芦荟大黄素双蒽酮苷。②游离蒽醌及其苷: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等。③黏液质。
[理化鉴别] 粉末遇碱液显红色。
[含量测定]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含总番泻苷以番泻苷B计,不得少于2.5%.
☆ ☆考点112:叶类中药-罗布麻叶
[来 源] 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状或卵圆状披针形,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有小芒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叶脉于下表面突起;叶柄细。质脆。气微,味淡。
[成 分] ①叶主含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以异槲皮苷和槲皮素为主。②多种氨基酸。③橡胶。
☆ ☆考点113:叶类中药-紫苏叶
[来 源]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性状鉴别] 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的叶展平后呈卵圆形,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 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带嫩枝者,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考点114:花类中药-辛夷
[来 源] 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性状鉴别] 辛夷:呈长卵形,似毛笔头。基部常具木质短梗,梗上有类白色点状皮孔。苞片2~3层,每层2片,两层苞片之间有小鳞芽,苞片外表 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茸毛,内表面类棕色,无毛。花被片9,类棕色,外轮花被片3,条形,约为内两轮长的1/4,呈萼片状,内两轮花被片6,每 轮3,轮状排列。除去花被,雄蕊和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体轻,质脆。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
[显微鉴别] 粉末:玉兰:①非腺毛有单细胞毛和多细胞毛两种,细胞壁均具明显螺旋纹或交叉双螺纹,单细胞毛基部表皮细胞圆形;多细胞毛由 3~5个细胞组成,基部细胞短,粗大,细胞壁极度增厚,似石细胞,类方形,其周围有时可见十数个表皮细胞集成球状。②石细胞多成群,呈椭圆形、不规则形或 分枝状,分枝状石细胞甚多,有的石细胞内可见棕黄色分泌物。③油细胞众多,类圆形或长圆形。④苞片表皮细胞扁方形,垂周壁连珠状。[医学 教育网 搜集 整理]
[含量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1/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木兰脂素不得少于0.40%.
☆ 考点115:花类中药-槐花
[来 源] 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性状鉴别] 槐花: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连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体轻。无臭,味微苦。
[成 分] ①黄酮类成分,如芦丁、槐花米甲素等。②三萜皂苷类,如槐花米乙素、槐花米丙素等。③桦皮醇及槐二醇。
[含量测定]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于60℃干燥6小时,含芦丁槐花不得少于8.0%,槐米不得少于20.0%.
☆ ☆☆考点116:花类中药-丁香
[来 源]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性状鉴别] 呈研棒状。花冠圆球形,花瓣4,覆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 状,略扁,有的稍弯曲,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而重,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投入水中,萼筒部垂直向 下。
[显微鉴别] (1)萼筒中部横切面:①表皮细胞1列,有较厚的角质层和气孔。②皮层外侧散有2~3列径向延长的椭圆形油室;其下有数十个小型 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围有少数中柱鞘纤维,壁厚,木化;内侧为数列薄壁细胞组成的通气组织,有大型细胞间隙。③中心轴散有多数细小维管束。 ④薄壁细胞含细小的草酸钙簇晶。
(2)粉末:暗红棕色,香气浓郁。①纤维梭形,两端钝圆,壁较厚。②花粉粒众多,极面观呈三角形,赤道面观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角端各有一个萌发孔,无色或淡黄色。③草酸钙簇晶极多,往往成行排列。④油室多破碎,分泌细胞界限不清,含黄色油状物。
[成 分] 主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丁香油酚,乙酰基丁香油酚等。
[含量测定]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丁香酚不得少于11.0%.
☆ ☆☆☆考点117:花类中药-洋金花
[来 源] 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的干燥花。
[采收加工] 4~11月花初开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鉴别] 通常皱缩成条状。用水湿润展平后,花萼呈筒状,长为花冠的2/5,灰绿色或灰黄色,先端5裂,基部具纵脉纹5条,表面微具毛茸; 花冠呈喇叭状,淡黄色或黄棕色,顶端5浅裂,裂片先端有短尖,短尖下有明显的纵脉纹3条,两裂片之间微凹,剖开,内有雄蕊5枚,花丝贴生于花冠筒内,长为 花冠的3/4;雌蕊1枚,柱头棒状。烘干品质柔韧,气特异;晒干品质脆,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1)粉末:①花粉粒呈类球形或长圆形,表面有点状条形雕纹,自两极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②腺毛有长腺毛,头部单细胞,柄部 2~6个细胞;短腺毛,头部为3~5个细胞,柄1~2个细胞。③不同部位的非腺毛也不完全相同,花萼上的由1~3个细胞组成,壁具疣状突起;花冠裂片边缘 上的由1~10个细胞组成,微具壁疣;花丝基部粗大,由1~5个较短的细胞组成。④薄壁细胞中有细小草酸钙砂晶、方晶及簇晶。
[成 分] 含生物碱类。
[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规定用中和法测定,本品于60℃干燥4小时,含生物碱以东莨菪碱计算,不得少于0.30%.
☆ ☆☆☆考点118:花类中药-金银花
[来 源]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性状鉴别] 忍冬:呈细长鼓锤状、棒状,上粗下细,稍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花萼绿色,细小,先端5裂,裂片有毛。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显微鉴别] 粉末:①花粉粒众多,黄色,球形,外壁具细刺状突起,萌发孔3个。②腺毛有两种,一种头部呈倒圆锥形,顶部略平坦,由10~30 个细胞排成2~4层,腺柄2~6个细胞;另一种头部呈倒三角形,较小,由4~20个细胞组成,直径30~80?m,腺柄2~4个细胞,长25~64?m, 腺毛头部细胞含黄棕色分泌物。③非腺毛为单细胞。④薄壁细胞中含细小草酸钙簇晶。⑤柱头顶端表皮细胞呈绒毛状。
[成 分] ①含绿原酸、异绿原酸。②黄酮类成分,如木樨草素及木樨草素-7-葡萄糖苷。③挥发油类,油中主含双花醇、芳樟醇等。④含肌醇及皂苷。
绿原酸、异绿原酸为主要的抗菌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
☆ ☆☆考点119:花类中药-款冬花
[来 源] 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
[性状鉴别] 药材:呈长圆棒状。常2~3个花序连在一起,习称"连三朵".上端较粗,下端渐细或带有短梗,基部具有浅紫色的鳞片状叶,花头外 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体轻,撕开后可见白色丝状绵毛。气清香,味微苦而辛。
☆ ☆☆考点120:花类中药-红花
[来 源] 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性状鉴别] 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花冠红黄色或红色,筒部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雄蕊5,花药聚合呈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微露出花药筒外。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
[显微鉴别] 粉末:①花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或橄榄形,外壁有刺状突起,具3个萌发孔。②花冠、花丝、柱头碎片多见,有长管道状分泌细胞,常位 于导管旁,含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花冠裂片顶端表皮细胞外壁突起呈绒毛状。③花柱表皮细胞分化成圆锥形末端较尖的单细胞毛。④薄壁细胞中偶见草酸钙小方 晶。
[成 分] ①含黄酮类,如红花苷、红花醌苷及新红花苷、芦丁、槲皮素等。②色素类,如红花素、红花黄色素等。③脂肪酸,如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等。④挥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