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

  病变为弥漫性,累及双侧肾脏大多数肾小球。镜下见:

  (1)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单核细胞浸润,使肾小球内细胞数目增多,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受压,引起肾小球缺血。

  (2)肾小球的病变引起所属肾小管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内含有从肾小球滤出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这些成分可在管腔内凝集成各种管型。

  (3)肾间质充血、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肉眼观,两侧肾脏对称性肿大,包膜紧张,表面光滑,色较红,称为"大红肾".有时,因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肾表面和切面可见散在的出血点,如蚤咬状,称为"蚤咬肾".

  2.病理临床联系

  (1)少尿: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肿胀、增生,使管腔狭窄,滤过率降低,而肾小管的重吸收相对正常,导致球-管失衡而引起少尿,严重者可致氮质血症。

  (2)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所致。

  (3)水肿:主要原因为少尿引起钠水潴留。

  (4)高血压:主要由于钠水潴留引起血容量增多所致。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