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从青春期开始至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周期性重复变化,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卵泡的发育和成熟

  新生儿卵巢内含有10万~20万个未发育的始基卵泡,又称初级卵泡,从青春期开始,在腺垂体促卵泡素作用下,始基卵泡开始发育,在卵母细胞的周围出现颗粒细胞,并出现空隙,内含卵泡液,卵泡液增多,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卵丘被推向一侧,这时称生长卵泡,也称发育卵泡。每一月经周期中一般只有一个生长卵泡成熟。卵泡继续发育,不但卵泡液增多,体积也增大,整个卵泡移向卵巢表面,称成熟卵泡。卵泡发育过程中由卵泡膜细胞与颗粒细胞协同产生雌激素。

  2.排卵

  当突起于卵巢表面的卵泡完全成熟时,卵泡膜和卵巢包膜被卵泡液中所含的水解酶溶解、破裂,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卵丘排出卵巢,此称为排卵。排卵发生在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排卵可在两侧卵巢轮流发生或持续于某一侧。

  3.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排卵后卵泡内血管破裂出血凝成血块称血体。卵泡壁破口被纤维蛋白修复,血被吸收,由类脂质颗粒细胞充填称黄体。黄体能产生孕激素和雌激素,至排卵后7~8天达高峰,称成熟黄体。若卵子受精,则黄体继续发育,称妊娠黄体。若未受精,则黄体约于排卵后9~10天开始萎缩 (黄体一般只维持约14天)。黄体萎缩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下降,月经来潮。黄体退化后逐渐纤维化,成为自体。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